新浪财经

当前价格上涨是结构性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06:00 深圳特区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价格上涨是结构性上涨

  今后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已采取措施保障低收入人群生活稳定

  【本报北京12月5日电】(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李萍)今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较快,8、9、10三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超过6%,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今天,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当前的价格形势,以及政府为应对价格上涨采取的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稳定市场、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等政策措施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没有发生严重通胀,但今后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仍较大,目前已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低收入人群生活。

  部分食品涨价引发结构性上涨

  今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升6.5%,达到近十年来的月度最高涨幅。9月份虽略有回落,但10月份CPI涨幅再次达到6.5%。针对我国是否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当前的价格上涨是结构性上涨,并不是价格全面上涨的严重通货膨胀。

  他分析指出,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较高。当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猪肉和食用植物油等食品价格引发的结构性上涨。数据显示,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食品类价格上涨17.6%。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主要是猪肉价格)上涨38.3%,油脂(主要是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34%。1—10月份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3.8个百分点,仅猪肉价格上涨就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1.4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4.2%,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6个百分点。

  “其余六大类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升降相抵,对价格总水平基本没有影响。”他说,当前的价格上涨是结构性上涨,并不是价格全面上涨的严重通货膨胀。

  该负责人同时指出,我国在引导企业合理疏导基础性产品涨价增加的成本的同时,将严格控制连锁反应,进一步做好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严厉打击经营者串通定价、合谋涨价的行为;查处经营者捏造、散布涨价谣言,囤积居奇,超出成本增加合理幅度哄抬价格、搭车涨价行为;查处经营者虚标等级、短缺数量、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价格欺诈行为。同时,有关部门还将深入开展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防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确保食品安全。

  多种因素导致当前价格上涨

  这位负责人指出,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全球都存在价格上涨问题,我国10月份CPI涨幅在全球二十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八。

  他分析指出,从国际市场看,一是石油价格高涨。近四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近两倍,部分玉米和食用植物油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推动粮价大幅度上涨。由于扩种玉米,减少了大豆种植面积,2007/2008年度全球大豆减产9.4%。二是小麦减产。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小麦主产国因干旱连续两年减产,目前全球小麦库存降到20多年来最低点。10月份小麦期货价格同比上涨70.7%。三是美元贬值。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均用美元标价。2005年以来,美元对欧元贬值20%,也推动了国际市场石油、粮食、油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此外,国际海运费大幅度提高。目前从巴西运往我国的大豆海运费上涨到每吨124美元,同比上涨114%,影响大豆进口成本每吨约增加500元。

  从国内市场看,一是成本推动。石油、钢材、粮食、大豆等基础性产品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生产成本。二是供给减少。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周期性波动和疫情的综合影响,生猪生产下降,5—8月份猪肉价格暴涨,直接推动价格总水平较快上升。三是需求拉动。连续几年经济增长速度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突出,市场需求过旺。

  “目前价格总水平上涨是全球性的。由于国际市场原油和粮食、食用植物油价格涨幅都比较高,世界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都较快上升。”他指出,10月份我国6.5%的CPI涨幅在全球二十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八。

  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仍较大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仍然较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变为过热,防止价格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是当前和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他分析指出,目前推动价格总水平继续攀升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三:首先,今年的食品价格上涨主要在下半年,对明年的滞后影响较大。其次,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上涨。第三,理顺资源环境价格会推动价格上涨。但他同时指出,当前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升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从大宗商品的供求情况和当前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看,做到不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是有条件的,努力使物价涨幅逐步回落是可能的。

  据他介绍,就粮油而言,我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今年粮食产量预计超过1万亿斤,小麦、稻谷、玉米国内供需基本平衡。总体上看,明年粮价可以保持基本稳定。大豆、食用植物油价格已涨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主要生产国种植面积扩大,明年5月份以后大豆价格可能逐步趋稳。就猪肉而言,预计明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将得到明显改善。就其他消费品而言,在粮食价格基本平稳的情况下,食品类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绝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价格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中央已经明确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这些措施有利于‘三过’问题的缓解,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宏观环境。”他说,另外,国家财政增收较多,1-10月份同比财政增收10841亿元;国家

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4万亿美元。这些都是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障供给,稳定价格的有利条件。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