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外专家京城论道 风险管理“联姻”标准 我国风险管理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07:24 中国质量新闻网

  12月1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举办的2007’中国风险管理标准化国际论坛在京举行。与会人士一致认为,标准化工作对于风险管理来说必不可少。据悉,在国家标准委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风险管理标准化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并开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说:“市场本身就是由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组成的,因此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风险管理必须要有标准化工作的支撑。” 据悉,从2001年“9·11事件”到2003年的非典,风险管理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风险管理法规和标准。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急需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标准化水平。这对于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提升中国企业的持久

竞争力、构建
和谐社会
都是极为必要和迫切的。”国家标准委副主任陈钢说。

  据陈钢介绍,从200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ISO/TMB)风险管理工作组成立至今,我国一直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在ISO 31000《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1月30日,全国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10)正式成立。截至到目前,我国已经参与了两项风险管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并有两项风险管理标准被列为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初步构建了风险管理标准体系,开展了顶层基础通用标准的研制。

  我国政府部门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包括国资委、保监会、证监会、工商联、财政部、上交所、深交所等在内的多家监管机构都陆续出台了风险管理相关文件或规定。2006年6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首次提出了中央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流程、工具和方法,以及明确的执行要求,堪称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

  “整个《指引》共10章70条,加上附则一共是1.4万字,可能在国务院国资委颁发的文件当中是最厚的一本,而且各方面的评价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文件。它借鉴了国际经验,并且结合了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颁发一年多来,受到中央企业的大力欢迎。”周放生说:“制定风险管理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是一项重要的事情,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情。有了标准才有共同的行为准则,才能够降低风险和交易费用。希望中央企业在做好自身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风险管理标准的制定。”

徐建华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