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图文] 四川大学教授 国家高级审核员 李文瑾: 中西合璧建质管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06:51 中国质量新闻网

  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要相互学习,立足实际,才能最终融合成自己的东西。

  1997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和方法,中国质量同仁为之耳目一新,闻到了现代管理的气息。日本小松制作所的全面质量管理教材,也成为当时惟一的,也是最受欢迎的经典管理教科书,日本的质量管理模式,成为国人学习的楷模。

  不料,日本质量管理的“祖师爷”石川馨博士的一席话激起了千层浪。他说,日本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向中国学的,1958年中国的鞍钢宪法里面规定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其中“工人参加管理”就是质量管理小组的原型。

  在中国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就有“物勒工名”之说,提出了为顾客保证产品质量的做法。四川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6字诀“深淘滩、底作堰”,8字真言“逢正抽心,遇山截角”,也体现了中国先人技术管理的精髓。

  在现实社会中,“舶来品”和“土产品”的质量管理方法交叉融会在一起。1993年我国开始在全国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而后又推行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这犹如十多年前推行TQC一样,又是一个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渗透和融合的过程。

  因此,如何去粗存细,结合企业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质管方法,而不单单是停留在体系的表面做文章,许多国外相互学习的经验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借鉴。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通过学习美国质量专家戴明质量管理理论,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崛起;1987年,参照日本的戴明质量奖,美国设立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第二次腾飞。中国也必将在中西合璧上建起自主创新的质量管理体系。

  人物素描李文瑾,现任中国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成都审核中心主任,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验证审核员,日本质量管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管理)、质量管理等,著有《现代质量观》、《管理图应用基础与实例》、《质量管理教程》、《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质量文件编写与内审》 等专著和教材10多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曾主持担任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软科学项目等10余项,获得过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图文]四川大学教授国家高级审核员李文瑾:中西合璧建质管体系

杜 吟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