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监管层规范信用拆借 券商打新资金趋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15:4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徐可强 陈昆才 上海报道

  12月3日,上海银行间一周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上升107.96个基点,升幅达三成以上。在央行没有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周一,市场利率如此大幅度波动最大的原因,在于周二又有新股IPO申购。

  自股市大幅度调整以来,打新股已经成了目前市场上低风险高收益的最佳投资渠道,一旦大盘新股发行,各机构争相从银行间市场拆借融入大量资金。在这当中,证券机构利用信用拆借从银行拆入资金成为市场上生猛的打新军团。但近日有机构人士透露,近期由于监管部门强化了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拆出资金用于打新股的监管,令证券公司的资金拆借受到一定的影响。

  某大型券商的资金部人士说,近期一些银行已经不再对

证券机构进行资金的信用拆借,这一方面是由于银行自身现金流动性不足,另一方面也来自监管部门要求规范券商拆借资金打新的压力。受此影响,该机构目前打新股的资金来源,就“只能利用债券回购”。

  某大型银行人士亦证实说,近期他们会尽可能控制对券商的信用拆借规模,但主要是针对有可能打新股的部分。至于如何区分券商的资金用途,他认为短期拆借的资金流向银行都比较清楚,监管部门也容易掌握。

  据市场人士介绍,在打新资金来源方面,保险等机构更多采用债券回购这一融资方式,而券商对信用拆借这一信用放大方式则更加青睐。

  新股IPO的申购价格多数都大大低于上市交易首日的价格,如果申购中签,收益可观。以中国石油2%的中签率和上市首日大约200%的涨幅计算,该笔的申购资金数日之内的收益率高达4%。因此,在申购前借入资金“打新股”成为越来越流行的投资模式。

  而今年7月9日新的《同业拆借管理办法》让更多的机构进入银行间的拆借市场,尽管央行明确表示拆借资金“不得用于炒股”,但是拆借资金打新股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机构都在努力争取的业务,而且拆入的资金越多越好。

  券商、信托公司等等可以从银行间市场拆入资金,又可以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的机构无疑从中获益良多。以11月21日中铁IPO的申购为例,当日银行间拆借成交中除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净拆入量达205亿元,而之后的22日净拆入量不到100亿元。没有数据显示“超出”的近百亿拆借资金最终流入何方,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在21日最好的投资方向就是去申购中铁新股。

  《同业拆借管理办法》规定,券商只要最近两个年度连续盈利,同期未出现净资本低于2亿元的情况就可申请拆借业务。这样的券商不少于40家,还有数十家信托公司也可以进入拆借市场,百亿的拆入资金规模对这些机构来说并不大。

  一家银行资金部人士告诉记者,券商信用拆借额度的上限是净资本的80%,不过商业银行是否拆出资金,则需根据具体情况。相对于用债券回购融资来说,资金的信用拆借成本可能略高,但融资规模亦可以不受债券持有规模的限制。只要新股上市不跌破发行价,融资打新股几乎是无风险的投资,在股票二级市场波动越来越大的时候,每个机构都会更加关注这种盈利模式。

  但这种打擦边球的模式无疑备受监管关注。

  某商业银行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对券商拆借资金打新一直有明确的禁令。《同业拆借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及投资”,央行的发言人还专门解读为“券商融资不得用于炒股。”但是打新股是否可以定义为投资和炒股?券商或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后替代自有资金,然后用自有资金去打新股如何界定等问题仍有争议。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拆入7天的资金除了打新股似乎没有其他的用途,但是在信贷规模被严格控制,自身又不能去申购新股时,商业银行也愿意找到更多的获利机会。

  但信用拆借的风险毕竟高于债券回购,商业银行拆借资金的风险在股市低迷时有可能凸显。并且大规模的资金流动造成了货币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数百个基点的日波动已经屡见不鲜。消息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对券商拆借资金的监管正在强化,并要求规范对券商的拆借业务。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