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第一部分:亚洲银行竞争力研究的背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15:03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部分:亚洲银行竞争力研究的背景

  一、2007亚洲银行业新动向

  踏入2007年,亚洲银行业的核心话题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源于十年前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相应的“生存改革”i已渐入尾声。

  I.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政府注资、好银行/坏银行剥离、金融机构整顿重组并购、提高资本充足率等银行“生存改革”渐入尾声

  在资本充足率上,很多亚洲国家银行均已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2006年印尼、泰国、韩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20%、13.85%、12.31%;马来西亚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3%;日本9大主要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达到13%;224家地区银行也上升到平均10%的水平;中国绝大部分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在10%以上。

  资产质量方面,各国都得到了迅速的改善。2006年韩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日本9大主要银行不良率下降到1.5%,224家地区银行也上升到平均4.4%的水平;泰国下降到5%以下;马来西亚和印尼都在5%到10%;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下降也很快,从25%以上降到6.17%以下。

  就盈利能力而言,即使在总体利差水平有所缩小的情况下,亚洲银行业的资产和资本回报仍在不断提高。印尼银行业的ROA(资产收益率)在2002年就达到了1.92%,ROE(资本收益率)14.8%,此后这两个指标分别保持着2%和20%以上的水平;2005和2006年,韩国银行业的ROA都在1%以上;马来西亚银行的ROA1.3%以上;2007年上半年中国上市银行的ROA也多超过或接近1%,并取得了11%-31%的ROE水平。ii

  用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领导人拉托的话说:“无论是作为IMF的总裁还是作为一国的前财长,我都非常敬佩各国所取得的成就。各国从危机中走出,并取得了更强劲的增长。”iii

  这种背景下,尽管政府注资、好银行/坏银行剥离、金融机构整顿重组并购、提高资本充足率等事关生存与否的宏大命题很难说已经停止,但这已经不是问题的全部。可以发现,在各种研讨会上,亚洲的银行家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增长空间成为行业焦点。

  II.亚洲资本市场的大兴旺震撼了银行,面对大企业“金融脱媒”引发信贷衰退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零售银行业务成为新方向

  2007年亚洲资本市场的大兴旺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震撼。年初至今,很多亚洲国家/地区股市指数屡屡刷新了历史新高。成熟经济的经验是,股市、债市等直接融资的发展,将使信用评级较好的大型公司陆续离开银行,非投资级别客户——中小企业和个人零售客户——成为银行信贷市场最终集结地。iv

  “(金融脱媒)是今后5到10年一定会发生的,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远见,你到时候的出路就会有问题。中小企业和零售银行现在可能还都是‘小孩子’,但是你必须要有一个特殊的管理办法让这个‘小孩子’长大,现在就看哪一家银行想得早,明白得早了。”接受我们访问的一位欧美银行在华机构高管提醒道。

  在国际银行业,但凡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十分成功的零售业务。发达地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增长点。因为零售银行业务涉及到居民的生活、消费、投资等方方面面,与证券、保险、基金等多个金融市场有着非常强的交叉性和互补性,零售银行相对于公司银行业务,表外收入比重的空间更为广阔。63位填写我们问卷的亚洲银行家平均预计,未来五年,零售银行表外收入占比达到34.59%,而公司银行表外收入仅占为29.49%。

  这使得发展零售银行不仅是银行应对大企业“金融脱媒”、实现银行业务可持续增长的一条出路,也是银行提高表外业务收入、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基础。

  大企业信贷衰退之后的另一个补充是中小企业银行业务。这块业务曾被视为“高风险、低收益”,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加强,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征信问题在逐步得到解决。这块以前银行业务的“鸡肋”一时间成为各银行机构新的市场定位和目标。

  为深入探索中小企业真实的投融资生态、目前能够享有的金融服务,今年的亚洲银行竞争力研究报告,专门进行了相关专题调研。我们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专题问卷,在中国内地对544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覆盖区域为17个大中城市v。与其它研究相比,本次调查从更微观的角度展示了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生态: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主要资金来源;社会信用不理想;企业间信用也不发达。这些因素客观导致了民间资本市场的发展。西方在中小企业和银行的关系型信贷方面,有“小银行优势”假说。即中小型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较大银行更有优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的中小企业也同样希望从中小型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信用度和信息透明度低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的研究中,一位资深的金融分析师还提到了一些中小企业银行的发展的个性问题。“中小银行业务还涉及到担保机构的发展问题,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在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时常常喜欢先行并购一些本地担保公司,以期获取所在地的中小企业征信数据库。”今年10月份,GE商务融资集团(GE Commercial Finance)宣布对中国的中科智担保新注资5000万美元,与此同时,亚洲开发银行、花旗亚洲企业投资公司、凯雷投资集团再次增资中科智,投资金额分别增至1242万美元、3090万美元和3046万美元;此外,美国国际集团(AIG)、国际金融公司(IFC)以及瑞士一家金融机构也已经对成都市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尽职调查。

  III.中间业务占比稳步提高,银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

  大企业信贷衰退之后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的本质是客户的风险管理。相对于交易成本的减少,近年来由于金融业和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并日益复杂,金融业的参与成本有较大提高,参与成本指由于对金融业和金融产品了解不够而付出的成本。在客户金融参与成本提高之后,中间业务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服务无疑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银行的角度,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亚洲银行业的平均利差水平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中间业务的重要性随之凸现。

  本竞争力研究以“中间业务收入/雇员数目”作为客观指标之一衡量银行竞争力。2006年,亚洲银行业在中间业务收入上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去年参评的123家亚洲银行2005年的非利息收入合计约750亿美元,平均每家为约6.1亿美元;今年参评的123家亚洲银行2006年的非利息收入增长至913亿美元,平均每家达到7.4亿美元,较去年增长约22%。

  一般而言,发展越成熟的经济体,商业银行来自非利息的收入所占分额会不断提高,比如入选我们样本的23家日本银行2006年利息收入仅是其非利息收入的1.25倍,12家香港的样本银行此一比例为1.61,而中国内地和泰国的此一指标则分别为7.17和2.67。亚洲其他地区银行业的这一指标则多在2倍左右。

  在亚洲银行(可纳入本次研究的亚洲商业银行的统称,下同)中,印度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发展值得称道,本次参选的14家印度银行2006年的利息收入对非利息收入的收入倍数已降至1.67,堪称发展中国家的楷模。印度银行业是其经济改革的先行官,早在1985年,由当时组建的“改革工作组”向印度政府提交了一份货币市场调研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政府立即着手加强金融制度建设,加快信贷市场金融工具的开发与推广,果断地取消活期借款的市场封顶利率,并在短期货币市场引入商业票据、储蓄存单等新型金融工具等。除了外汇管理受到中央银行严格控制以外,印度银行的业务经营已经完全与国际接轨。很早以前,印度民众连水电费也大都用支票交纳,与欧美国家的付款方式没有什么区别,大量中间业务收入由此产生。vi

  IV.“中国机会”成为备受亚洲银行业重视的新增长空间

  研究亚洲银行竞争力不能不单独说中国。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像一队飞行的大雁,日本、亚洲四小龙然后中国内地;十年之后,人们说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火车拖头”已是中国,而像日本等一些原来的“拖头”正在变成“拖卡”。“世界各地投资者讲起中国,声线都会突然提高”,vii银行家也不例外。

  银行是经济的缩影。一个既庞大又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必然为银行业提供可观的增长空间,一个银行对此类地区的介入程度可直接影响其竞争力。一位银行家甚至说,“这可能胜过一些时髦的业务概念。”

  在对银行家的访谈中,我们发现中国因素已被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例如,一个银行家在评价东亚银行的时候,仔细询问了是仅指东亚银行在香港的发展,还是包括其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当得知应该包括时,他便认为对东亚银行的竞争力应被提到更高的位置,“它在香港是不能和汇丰、渣打等平起平坐的,但是在内地却可以,这很重要。”另一位银行家认为星展银行(香港)的排名应很低,因为星展银行在中国内地的业务直接归新加坡的星展银行。

  今年的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研究报告专门组织研究人员采访了多家外资银行的中国区负责人,完成了另一专题子报告viii。报告着重分析了在华外资银行的现状。报告发现,外资银行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对内地市场空间有强烈的感知;这种信心还来源于,在一定意义上,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感觉受到利差管制的保护,尽管这种保护是连带的;对自身业务技巧的自信,是他们在华发展的又一信心来源。报告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在华外资行的资产负债形势,按照中国监管的要求,2007年转制成为法人银行的外资银行,贷存比要在5年后达到75%以下。这是一条红线,对于大多数外资行来说,资产负债管理将是未来五年的核心工作之一。报告发现外资银行家控制贷存比存在一定的自觉性,外资银行家认为,这一问题事关自身流动性安全,不仅仅是监管的要求。回收流动性、新股冻结天量资金等外部约束也加大了外资行迅速做大存款的迫切性。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是,外资行均认为中国应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以多元化银行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在业务发展上,报告发现对于各项业务前景的判断,外资银行充满了标签,这主要源于母行的类型和母国的地域。

  V.美国次按危机“拷问”亚洲银行业新方向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拉开了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风波的序幕。之后,美国次贷市场违约率不断提高,由次级按揭资产支撑的债券价格也一路直下,大量房贷机构特别是与美国次贷市场相关的基金陷入困境或破产,大型机构也无法幸免于难。几乎是前仆后继地,汇丰、美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林、贝尔斯登、花旗、巴克莱等世界顶级金融集团均被发现在此项业务上出现巨额亏损。美林、花旗的全球总裁下课。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联储、英伦银行、日本银行、欧洲央行等多家央行匆忙注资救市。

  尽管发生在美国和欧洲,但次按危机所引发的问题事关银行业发展的全局,因为它“拷问”的恰恰集中在那些被认为是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

  次按危机首先“拷问”作为未来银行业务方向之一的零售银行业务,因为按揭贷款正是最典型的零售业务之一。一夜之间,人们发现零售银行业务在一定意义上,只不过是转换一下贷款的对象,风险管控不好,一样可以酝酿巨大的风险。在亚洲,今年欧美次按的故事可能并不算新鲜,实际上,中国台湾的银行业从2005年末起也经历了一场由信用卡和无抵押贷款引发的危机,这也是零售银行业务。如果说资本市场化带来的“金融脱媒”使得零售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巨大资产池不可替代的出路,那么,如何把握零售业务的风险规律可能将是未来更为重要的课题。

  次按危机还“拷问”金融衍生产品,这被认为是商业银行业务又一重要方向。一旦位于金字塔底部的金融资产现金流发生干涸,建立在其之上的金融产品金字塔都将崩塌,先是借款买房者无法按时还贷,接着是由这些贷款资产支撑的债券,接着是购买债券的SIVs(结构性投资载体,mortgage-relatedstructured investmentvehicles),最后是组建SIVs的银行的股票,有如一个连环雷。如何看待金融衍生品所潜藏的风险是从发展这个市场一开始就必须思考的问题。ix

  次按危机还直接“拷问”到中间业务收入问题。这种银行稳坐管理费收入,投资收益与损失均归投资者的业务,一向被认为可大大降低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是银行业务转型更为根本的一个方向。但最新的问题是,在静态地减少银行经营风险的同时,发展中间业务是否也改变着银行家们的风险倾向?例如贷款做完,证券化卖掉,然后收管理费,再做贷款,再卖,如此循环不断,在这些业务中,银行家居中调度,处于支配性的位置,银行的资产周转率大幅提高,一切的长期都可以转化为短期。显然,这可能怂恿着银行家不再像以前那样特别谨慎地去看待一笔长期贷款风险,关注的焦点从贷款质量转向数量扩张。

  另外,由于一些中间业务常常依赖表内业务的转化(如次级按揭证券化),这造成银行在这一业务线条上,总会有一个“表内业务头寸”,从动态的角度,这是否也会造成银行家仅以考量中间业务的谨慎程度去考量高风险的表内业务呢?

  VI.区域发展新动向小结

  正如开篇所说,由于“生存改革”渐入尾声,过去一年,亚洲银行业并非整体承接过去,而是各国及地区银行发展呈现差异化。亚洲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银行业取得了不俗业绩,反映出这些国家的经济业绩。反之,亚洲一些成熟地区或国家如中国台湾、日本等则增长相对缓慢。

  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在最近发表的银行业报告中指出,整体看来,亚洲银行业受惠于良好的企业利润、相对稳定的货币状况、健康的经济增长以及产业重整,银行业务表现和资产质量都有所提升,信用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较有实力应对潜在的挑战。过去几年全球性的增长还使区内经济体的银行改革更能发挥效益。但标准普尔也提醒,经济和行业风险、难以预料的外来冲击以及不能避免的周期性经济放缓可能出现。X

  在金融风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银行业一直处于亚洲银行业主导地位,但日本银行在亚洲独占鳌头的历史如今已被中国的银行业改写。尽管日本银行业已经成功解决坏帐问题,不过当他们正准备要积极发展之际,却又遭遇贷款业务不振与消费低迷等棘手问题。日本经济这些年有好转,但日本相对开放度低,有强烈的保护因素,使得很多产品价格高昂,显示日本结构性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是日本银行业发展的瓶颈。

  印度银行业良好发展的背后是内需及经济的快速增长,印度中央银行指出,2006年4月到12月印度银行贷款金额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23%。

  中国台湾银行业整体严重亏损与岛内近年来纷乱的政治局势不无关联。囿于岛内的有限需求及疲弱的经济,亦未能获准拓展其它地区尤其是大陆的市场,中国台湾银行业正在失去宝贵的发展时机。

  新加坡银行增长平稳。但限于国内市场的有限增长,跨国经营已成为新加坡银行业发展的侧重。星展银行近年来一直着眼于亚洲区内银行业并购机会。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国际性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香港银行业受益于回归以后的香港与内地在经济及金融发展方面广泛的联系,香港银行体系中每年都有不少交易额流向大陆。2007年香港银行业同过去几年一样,贷款竞争非常激烈,本地贷款需求平稳,贷款需求主要来自外部地区尤其是中国内地市场。

  韩国网上银行发展迅猛,普及率大幅增长。韩国银行业的一个问题是信用卡债,韩国人均信用卡数仅次于美国,但近年来信用卡坏账成为困扰银行业盈利增长的问题之一。

  二、中国银行业改革概况

  2006年,中国银行业各项重要指标均继续呈现上升态势。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06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xi资产总额43.95万亿元(5.63万亿美元xii),比2005年增长17.3%。存贷款总量稳步上升,2006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80万亿元(4.46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16.0%。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2006年底,资本充足率达到8%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有100家,比2005年增加47家。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06年底,全部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25万亿元(0.16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减少713亿元(91.4亿美元),不良贷款率为7.1%,下降1.5个百分点。损失准备金缺口大幅减少,主要商业银行损失准备金缺口从2005年的6274亿元(804.36亿美元)下降到2006年的4547亿元(582.95亿美元)。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0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前利润3379亿元(433.21亿美元),其中主要商业银行税前利润比2005年增长30.2%。

  2006年,中国银行业改革主要围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展开,与此同时,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各项改革工作也持续推进。

  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面,2006年4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三大类七项指标进行评估,对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情况进行持续监测。继交通银行、建设银行2005年境外上市后,2006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先后在境内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银行业“A股+H股”的上市模式之先河。四家股改银行上市共募集资金约470亿美元,按2006年底收盘价计算,国有股份市值达到36062亿元人民币(4623.33亿美元)。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均跻身世界十大银行之列。此外,农业银行改革也在稳步推进。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方面,截至2006年底,中国已有30个省(区、市)开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体制、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基本完成了管理体制改革,并在积极探索新的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历史包袱进一步消化,农村信用社盈利水平得到提高。

  在邮政储蓄改革方面,2005年7月,国务院原则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为最终设立邮政储蓄银行确立了方向。2006年6月,银监会批准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12月31日,正式批准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这是中国邮政储蓄实现规范化经营和管理的历史性跨越。

  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方面,通过成功引进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广东发展银行改革重组取得重大突破。深圳发展银行经营状况出现新的变化。光大银行财务重组和中信银行公司改制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城市商业银行方面,引进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的工作进一步推进,信息披露更加规范,联合与重组进一步发展。继2005年安徽省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重组为徽商银行之后,2006年,江苏省10家城市商业银行重组为江苏银行,山东省十几家城市商业银行探索组建合作联盟,搭建合作平台。上海银行率先突破区域限制,获准在宁波设立异地分行,北京银行获准设立天津分行。

  在中国的银行业中,“流程银行”是2007年变革的重点之一,通过提高银行风险的管理能力,提高银行的运作效率从而提高股东和客户的满意度成为了中国的银行上市后的主要努力方向。很多银行开始了打通银行部门之间的业务分割,建成以业务流程为主导而不是部门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条线垂直运作管理和考核为主、后台业务集中处理的流程银行变革逐步推开。

  对“流程银行”的具体理解和实施,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理解和方案。这里既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有现实条件的考量。对于流程银行的前景问题,一些中国银行家觉得流程银行实施之后,后续的控制力将成为成败的关键。鉴于流程银行在今年的重要性,我们将在第三部分的高管访谈中,结合竞争力客观指标之一中的“效率”展开更深入的研讨。

  三、亚洲银行竞争力研究的意义

  近二三十年,由于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加上亚洲金融风暴对其他一些原先比较发达地区的冲击,亚洲很多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趋向平衡,各国/地区商业银行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大体相似,这增强了排名研究的可行性。银行的改革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全亚洲的银行业都在进行改革。在亚洲的环境下进行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有其独特的意义。

  第一,贡献评价体系。在目前国内缺少一个权威且被广泛接受的评价体系的背景下,2006年的竞争力排名迈出了尝试性的第一步,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反响。时间进入2007年,我们依然很重视评价体系本身,并在力求平稳的同时不断完善。

  第二,帮助中国的银行厘清国际位置。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结束WTO过渡期,正式进入后WTO时代。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和本土银行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也有更多的银行走出国门,走国际化道路。在全面开放时代,无论是正在“走出去”的中资银行,还是正在“走进来”的外资银行,都需要更深入地比较各自的优势与差距,需要了解本银行在整个亚洲或全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将125家亚洲银行放在一起,用同一把尺度衡量,对于认清各国银行目前所处的位置,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第三,提供衡量改革成效的参考。在过去的几年,中国政府花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进行金融改革,包括注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新一轮改革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国家大幅的投入要求有“产出”,其中的核心就是要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继2006年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市之后,2007年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相继上市,表现不俗。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仍有待提高,某些银行的资本回报率过低,对于经济衰退的忧虑仍不时出现。在这种形势下,进行竞争力排名,对于衡量中国银行业的业绩,衡量改革的成效,均有较大的意义。

  第四,提供投资坐标的参考。我们对竞争力的定义是从对股东回报的角度,这也是现代金融理论强调的。我们相信,从股东回报角度研究竞争力对已经上市或者准备上市的中国银行业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竞争力排名已经做过一年,今年持续在做,不仅是为了树立一个品牌,更是为了弥补目前国内竞争力排名的缺憾,为了公正、客观地反映亚洲银行业的现状,为了激励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不断进步,更好地与亚洲乃至全世界优秀银行竞争。

  香港中文大学财务系教授 何佳

  “2007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学术负责人

  上海交通大学决策及计算机科学系硕士,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大学研究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在顶级金融期刊中发表了大量关于金融风险管理、机构投资者、公司分红何资产定价等方面的学术文章。曾担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深圳证券交易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交易所博士后实验室负责人。

  香港中文大学财务系副教授 Hugh Thomas

  “2007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学术委员

  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在香港中文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纽约大学商学院取得国际金融博士学位。谭教授有六年的银行工作经验,在银行及创业发展方面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撰写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及加拿大银行业教科书。

  【“2007 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学术委员会】

  主席

  刘遵义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委员(以姓氏字母为序)

  何佳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胡怀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监事长

  黄毅银监会政策法规部主任

  Hugh Thomas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

  濑口清之日本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赖小民银监会办公厅主任

  李伏安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

  粱定邦中国

证监会前首席咨询顾问

  楼文龙银监会监管二部主任

  陆磊广东金融学院教授

  唐旭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杨家才银监会监管一部主任

  易纲中国

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张涛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

  周春生长江商学院教授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