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关键是降低石油的稀缺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14: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林伯强专栏

  文/林伯强

  如果需要减少石油消费,现在人均年石油消费3吨多的美国人要比目前人均年石油消费仅为242公斤的中国人容易得多。

  国际油价从2004年开始的不足30美元/桶,近日已经突破了98美元/桶。影响短期油价的因素很多,但是,许多专家都会认同真正导致油价上升和高居不下的是石油的高需求增长和增长预期。这是基于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判断,尤其是对中国和印度等“后来”石油消费国的需求持续高增长预期。这种高需求预期就是中国和印度石油需求仍将继续强劲,增长量会很大。这是基于“后来”石油消费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多、人均消费量非常低、现在的石油消费还刚刚开始、需求处于上升期等一些基本需求因素。预测到2010年,亚洲日进口石油将达到2000万桶,将是美国目前的两倍。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这种高需求预期很自然地转为中长期石油稀缺预期。当高需求预期转变为稀缺预期,并且在投机的推动下,就有了这一轮油价的持续上涨。

  石油国际合作的基础

  现状看来,国际上通过技术进步来摆脱能源困境的设想和种种承诺,由于能源储备的快速消耗和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而大打折扣。对能源储备(包括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估计往往过于乐观,而且估计者还常常忘了告诉我们开发和利用这些能源储备的成本,以及在发展中国家推广的种种障碍。我们期望在科学技术能够提供经济上可选择的能源替代之前,
石油储备
不会枯竭。但是,高
石油价格
和暂时的石油短缺会对全球(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以及政治稳定造成很大影响。

  考虑到地质学、科学技术以及国际政治的真实情况,今后的石油供给要满足高需求增长和维持合理的价格,确实困难比较大。因此,只有相对较小的石油需求增长才能减弱稀缺预期,使油价格回落或者不上涨太快。也就是说,所有降低石油价格的举措都应当围绕减弱稀缺预期,主要包括减低石油需求增长速度和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需求增长速度越快,需求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因此,降低能源需求增长速度是关键。如果经济增长目标不变,那么,降低石油需求增长速度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利用效率和节能。由于常规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能源替代的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石油问题也是在帮助他们自己。这就是石油国际合作的基础。

  国际合作要求消费国愿意按照平等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加强能源国际合作。近期在全球范围获取石油资源的竞争事实上加剧了石油稀缺预期。在上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对世界石油供应的争夺主要是在美国、日本和欧洲之间进行。现在,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世界范围内石油储量的争夺,而且什么地方都去,争夺动作很大、很迫不及待,被收购者常常很吃惊地看着收购者们的争夺,这更能说明石油的稀缺预期,也极大地增加了石油资源成本,为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添了一把火。

  合作一个很好的起点是积极的对话,将有助于形成对石油问题的正面看法。如果按照9%的经济增长率,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低水平人均能源消费、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每年约两千万乡村人口将涌入城市)等等,都预示着中国石油需求将持续强劲,这种状况将可能延续到2020年。对中国石油消费的负面宣传和缺乏合作态度将增加中国政府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困难度。同样,认为中国政府没有认真对待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不对的。由于能源的特性,在没有弄清楚改革可能导致什么后果的情况下,要政府做出选择是很难的。例如,提高石油价格可以抑制需求,但是,为了确保10%的经济增长率和维持社会稳定,中国政府对油价改革的选择常常十分困难。改革可能意味着提高能源价格,提价对于整体经济影响如何?会危及社会稳定吗?

  国际社会应尽快将中国纳入能源对话

  国际社会不可能要求中国在经济发展中不要用那么多的石油,但可以帮助中国以更有效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和抑制需求。许多清洁能源在技术方面没有障碍,但必须有行政和财税的有力措施去推广使用,关键是如何利用一个足够的环境成本(税收或补贴)去鼓励使用,这些国际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此外,不能老惦记着到中国卖清洁能源技术,应当问问自己,为什么中国企业要买,成本上是否可以承担?国际社会应当可以通过免费提供加上财务激励来鼓励中国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在寻找新能源方面,国际社会也有必要向中国提供财务激励。这些都肯定是高回报的投资。

  其他国家还有必要提供更多技术援助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改革,这是花小钱办大事。比如,可以用成功的国际经验来说服中国政府:更好更快的能源市场价格改革并不一定导致社会不稳定。能源市场化和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可以使政府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宏观方面,例如能源体制、规划和资源优化配置;让市场在微观的能源投资决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国际社会应当尽快将中国纳入能源对话。国际能源署(IEA)应该尽快让中国加入该组织。中国现在是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IEA需要中国的合作。在未来的年代里,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会保持高速增长,能源需求将持续强劲。IEA必须充分了解中国的能源需求,否则,对国际能源的现状就可能缺乏准确的判断和一个合作解决问题的平台机制。如果中国加入IEA,除了IEA的国际地位更强大,在应付突发性事件方面也可以更有效地协调。可以说,将中国纳入IEA将是该组织在今后几十年有作为的保证。

  事实上,只要发达国家愿意少消费一些,是可以抵消或减弱现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增长对国际市场的冲击。如果需要减少石油消费,现在人均年石油消费3吨多的美国人要比目前人均年石油消费仅为242公斤的中国人容易得多。发达国家有必要在评估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的速度和总量的同时,在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需求增长的条件下,也评估一下自己未来的能源需求,这应当也是能源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作者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图:

  只有相对较小的石油需求增长才能减弱稀缺预期,使油价回落或者不上涨太快。 本报记者 陈逸航 摄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