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安银行多管齐下打造人才高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09:39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记者 李焱 实习生 肖惠姬

  平安银行在获批更名以来的5个多月间,以业内罕见的力度持续“招兵买马”,大举扩展人力资源阵容,不仅组建起中西合璧的高管团队,而且在诸多银行业务领域发出了吸纳人才的明显信号。对此,平安银行主管人力资源的副行长谢永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平安银行迈向国内一流商业银行的宏图大业正在起步,我们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人才加盟到平安的事业中来,施展抱负,发展自我。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实施人才战略将是平安银行工作中的一大重点。”

  将平安价值体系移植过来

  在中国金融界,平安保险素来享有“保险业的黄埔军校”之美誉,从这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作为平安银行副行长的谢永林还非常年轻,在1994年进入平安集团的13年间,在不同岗位上踏实苦干,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高管人才。“到平安银行主管人力资源,对我而言也是一次新的挑战”,但平安集团10多年的历练,使谢永林对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角色转变都毫不畏惧。

  “平安集团第一次介入银行领域,将会把怎样的人才观带到银行中来?”对此,谢永林表示,平安集团收购了银行后,将把平安的价值观、文化移植到被收购银行方,文化是很难移植的,要以制度为载体包括文化、理念、制度、操作等等都移植过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理解、态度很关键,要强调执行力,态度上不能有任何的动摇和怀疑。

  谢永林认为,平安集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有几个方面的因素至关重要:一是有远大的抱负和清晰的战略意图;二是平安事业不断有新的增量,因此就不断会出现新的事业平台,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三是形成了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机制,包括严格的问责制、末位淘汰制等。比如问责制,就是摒弃含糊其辞的评价方式,用一套科学公正的打分系统对所有员工进行业绩排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谁是第三都要排出来。”平安的比较对象是多元的,和自己比,看是否成长了;和好同业比,看差距在哪里;和国际大公司比,找准自己的位置。再比如末位淘汰制,员工的工资和奖金直接与员工的排序挂钩,排在前边的奖金升工资涨,排在后边的奖金少工资低,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每年还会按比例评选卓越、优秀、良好员工,以此作为员工晋升的准则,避免少数人说了算的用人弊端。“平安的机制是残酷的,但对人的评价是客观的、多维的。这种制度实施以后,部分人被淘汰了,但长期积累下来的就是精华的人才!”

  如何把平安人才机制的核心移植到银行来,谢永林表示,每个行业的薪酬体系是不一样的,有各自行业的规矩和标准。但是人才考核标准这一套机制一定要和集团保持一致,再难也要一致,否则银行就很难完全融入到集团中去。

  不拘一格吸引四方人才

  “希望自己发展得更快一点,更大一点”的平安银行,把充实人才队伍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谢永林表示,平安银行衡量人才的标准,首先在观念上,要符合和认同平安的价值观和文化;其次要把专业能力最好的人才吸引过来;三是要有真正动手的能力,不能光说不练。“要既会说又会做,既会批判还能建设的人”;四是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不能亦步亦趋,平安银行是后来者,必须通过创新来缩短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除了对人才的共性要求,具体到不同类别的人才,还会有具体细致的标准。谢永林透露,平安银行目前比较迫切需求的,主要是具有银行专业技能,能从事产品设计、业务规划和分析、目标市场策划、信贷审批及管理、市场拓展及销售团队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最好有总行、分行管理经历,深刻了解总—分—支3级架构管理经验。

  具体来说,一是各类产品开发人员,要能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中小企业业务(SME)、零售业务和资金管理业务在这方面的人员需求比较大。二是IT方面的人才,平安银行希望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渠道,寻求服务创新,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服务。三是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平安银行未来会对运营进行集中管理,通过集中,大大节约资源,更好地控制风险,提供销售支持,将柜台的人员更多地解放出来,能做更多的销售和服务工作。因此需要很多有很强的流程设计、流程改造能力的人,一些从事机械设计方面的人员流程感很强,我们也可以招聘一部分这样的人,不一定每个人进银行的时候都要懂银行,只要他的学习能力强,能不断适应变化,理解平安的价值观,继承平安的文化,很好地执行制度就行。尤其是平安银行新建的3个部门——公司业务管理部、中小企业业务管理部和交易银行管理部,需要补充大量人手,而这些部门也是平安银行确立未来竞争优势的部门。

  在人才争夺战中出奇制胜

  从整个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平安银行急需的人才也恰恰是各银行争夺的对象。那么,平安银行如何才能在人才争夺战中出奇制胜?谢永林满怀信心地表示,对各路人才而言,平安银行有几个方面的优势会对他们形成强烈的吸引力:

  一是平安集团的品牌在国内是屈指可数的,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是平安集团有远大的抱负,对银行的发展前景也有明确的定位和期望。作为一家追求快速发展的银行,肯定会为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比如我们的客户经理的激励机制会比其他行更积极,因为平安银行是后来者,愿意投入多一点,让客户经理制有更强的内在动力。

  三是平安有业内最出色的员工培训制度,对于想要在事业上不断进步的人而言,这无疑是很具吸引力的。平安的培训费用占集团总支出的4%至5%,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曾说过:培养人才、培训人才花再多的钱都不为多!在集团统一的体制下,平安银行也制定了分门别类、细致入微的培训计划,包括新人入(预)职培训的公共课;专业系列培训,如资金交易、信贷业务、业务规划、营销管理等;管理类培训,各层级干部都必须接受不同的培训等。平安银行明年要建一个潜力干部库,包括初级干部、中级干部、高级干部、资深干部等四个潜力类别,为未来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

  除了完善丰富的培训机制,平安银行还有颇具个性的“指导人计划”,主管必须对下属进行辅导,定期找被指导人谈话,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改进,对下属做得好的地方要提出表扬,并对其每个月的表现进行打分,甚至要建议被指导人上哪门培训课,上完课后还要检查有没进步。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的成长就获得了持续的推动力。

  四是平安银行将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概言之是“员工的平均薪酬在市场上处于领先水平,优秀人才的报酬则会远远高于市场水平”。此外,平安银行还在机制和技术上确保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害,业绩突出的人在薪酬上会有大幅度体现,同时,在加薪、晋升等方面会有制度保障,保证平安的人才竞争处于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之下。

  目前,平安银行只在深圳、上海、福州三地拥有分支机构,但未来将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逐步向全国进行机构扩展,谢永林表示,“平安银行在实施人才战略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作为!”

  平安银行精英速写

  平安银行信息科技总经理张燕媚:

  平安给了我再上层楼的机会

  干练的短发,一身素雅的职业装,简约而优雅;谈吐间透着睿智,率性而真诚。这是平安银行信息科技总经理张燕媚女士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张女士的一天常常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清晨7点多踏着晨曦离开香港的家,乘坐公共交通到深圳平安银行上班,路上还不忘用黑莓处理文件、事务;一整天的忙碌后,晚上8点过再披着星辉赶往家的方向。这样的生活始于她来平安银行,已经持续大半年了。这种在常人看来辛劳的生活,张女士却觉得乐在其中:“我喜欢深圳,也喜欢在平安银行的工作,这里的人想法大胆,行动力强。”

  此前,张燕媚是中银(香港)银行卡全球业务中心副总经理主管,统领着该行除香港以外全球所有地区的银行卡业务,地地道道的一位成功女性。在中银(香港)25年的工作经历,从最基层的职位做到高管的出色业绩,使张燕媚成为业内瞩目的银行电子业务专才。

  当新生的深圳平安银行向她伸出橄榄枝时,张燕媚欣然接受了这份盛情,“我看好平安银行!”张燕媚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对平安银行的喜爱。

  在张燕媚看来,平安银行是一家很有生命力的新银行,虽然她现在还处于“婴儿期”,但是平安银行背后依托的是强大的平安集团,集团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平安银行成长。平安银行有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每个方面都引进了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才。张燕媚坦言自己喜欢与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与优秀的人共事,不仅很有挑战性,而且你的想法、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等不知不觉都会有所改变,有所提升。”更吸引她的地方,还在于平安银行作为一家正在崛起的银行,许多地方都是从零开始的,不少在成熟的银行里难以推行的新的举措和模式,在平安银行都可以尝试,比如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银行、保险、投资等不同产品的整合,新的销售渠道的开拓等等。这对于不甘止步于已有的成绩、渴望再干一番事业的张燕媚,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我相信自己还可以再闯高峰,而平安银行恰好给了我这么个平台,我没有理由错过这次机会!”

  作为一家小而全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平安银行在IT系统建设方面可谓是“百业待兴”。身为这一领域的主要负责人,张燕媚表示,平安银行将用2至3年的时间建立起全新的可以支持全国业务发展的科技系统,不仅要满足银行日常业务的需求,而且要为未来平安银行的兼并收购活动提供技术支持。除了银行业务的核心技术拓展,还要推出网银、手机、短信、ATM等电子渠道业务。此外,组建一个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把平安旗下的证券、银行、保险、信托投资产品进行捆绑销售,为客户提供最全面最好的服务。

  “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仅靠目前50多人的队伍是远远不够的,张燕媚急切地说,“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里组建一支优秀队伍,他们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有扎实的技术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和突破的意识。”在不经意间,张燕媚多次强调了“突破自我”的概念,因为她的经历已经证明:没有突破,就没有更美好的明天。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