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经网]本周中国经济大事表(2007.11.24--2007.11.3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08:31 保监会网站

  1.“一防”变“两防”--中国须慎用“从紧”政策(2007.11.27)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此次会议特别强调,2008年的调控将仍然以适度从紧为主。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次会议精神实为即将召开的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国家发改委等各个部委的年度工作会议将次第召开,确定2008年的经济增长、物价指数等宏观经济调控指标。央行、财政部等部门也将确定2008年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基调,同时分别确定年度的信贷计划,以及财政国债投资规模等计划。相关: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处于偏热的黄灯区。在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信号图上,10月份财政收入指标已经连续6个月处于过热的红灯区,另外,工业生产指数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处于偏热的黄灯区,其中,工业生产指数连续9个月偏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偏热,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最近12个月内一直处于偏热状态,共同推动宏观经济趋向偏热。[点评]:回顾2006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可以得出的判断是,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其中,CPI增幅仅1.5%。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和现实,2007年年初,国家才制定了“防止经济运行从偏快转向过热”总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再次行至年末,形势已今非昔比。国民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而相对应的物价水平却已明显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很显然,继续沿用“一个防止”对目前以及未来的整体经济形势已然不适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新提出的“两个防止”之一,“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正是对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所遇到的最严峻问题的最好描述。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即2008年,国内宏观经济基本定调于“从紧”。因为单就CPI来说,就预计将是去年的2倍。但“从紧”将是全面性的,不会就单一数据单一领域进行调控,还可能涉及投资、信贷、贸易顺差等诸多方面。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资本市场的担忧。众所周知,资金面的松紧与否极大的影响着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全面紧缩,势必带来资金的趋紧。最近一段时间,股市的小起大落,正是由于频繁的货币政策以及大量的新股发行所造成的资金短缺。今年以来,央行已经5次加息、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将利息税从20%下调到了5%。同时还交替发行定向票据、特别国债并调整了信贷政策,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调控手段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如果说这样的力度及强度只是为了达到年初的“一个防止”,那明年的政策力度将是无法预计的。我们难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了完成“两个防止”,明年的调控就可能还要强于今年的,这样的重手会不会让还不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太受伤?最近政策的加紧出台已经使股市大泻1000多点,面对明年更加趋紧的调控,中国的股市还将面临怎样的调整?亿万股民又将如何抉择?这些问题值得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深思熟虑。2.欧盟三高官首次集体出访--高调施压人民币(2007.11.27)27日,由卢森堡首相、欧元集团主席容克,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与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组成的欧元区“三驾马车”把首次集体出访的目的地指向中国,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财政部长谢旭人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分别举行会谈。[点评]:欧方为此次峰会设定了四大主题,即贸易逆差和人民币汇率、能源和环境合作、对非洲战略和国际热点问题,其中人民币汇率和贸易逆差问题是欧盟最为关注的重点议题。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对欧洲的贸易顺差达948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几乎一半。同时中国也是欧盟唯一的贸易逆差来源。自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欧元贬值已超过8%,这就是为什么欧盟不断就人民币升值问题高调向中国施压。但我们认为,中欧之间的贸易顺差,汇率只是原因之一,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国外的贸易保护才是高顺差的根源所在。中国的劳动力跟其他国家比相对廉价,这就造成了中国的商品出口价格低廉;同时,中国的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尽管计入出口额中,但中国实际上是不能分享最终的受益的。因此,如果不改变国内的产业结构,这种对他国的高顺差,至少是数字上的高顺差就在所难免。而发达国家对自己国家的高科技产品及技术都实行严格管制,存在比较严重的贸易保护和技术壁垒,也是中国顺差问题的重要因素。中国已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允许人民币升值,但贸易是两国的事,还需要逆差国在出口技术以及贸易政策上与中国达成良好的沟通,才有可能真正缓解顺差给两国带来的困扰。3.房地产调控收紧趋势日渐明朗由“房地产调控部际联席会议”成员组成的督查组,将于12月奔赴全国10多个城市,检查各地落实既有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情况,其中房价与供应结构调整将成为检查的重点。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国土资源部等部门,都将派员参加此次督查行动。11月26日,建设部、发改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央行、税务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对廉租房制度建设中群众和地方政府普遍关心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办法》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4年起实施至今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同时废止。财政部透露,截至2006年,各地账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约80亿元将全部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继《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后,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也有望浮出水面。该办法将以此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为蓝本,“有限产权、政府优先回购”等关键点将纳入其中。[点评]: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访新加坡时曾表示,在人民的生活中最为关注的是住房问题。而从近来出台的住房政策来看,所针对的都是中低档住房,相应的受益人群也都是中低收入者,也就是那些最需要住房但在经济上又无法负担的居民。从年初贯穿至今的“民生”概念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调控房地产市场,关键就在于要把“民生”作为出发点。房价一再上涨,就是因为它脱离了住方原本的民生效能的定位,而由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转向了投资效能。即将颁布的新条例中,首次明确了“有限产权”的概念,杜绝了住房成为投资工具的可能性,应该说抓住了房市的症结所在。政策的制定是必要的,而政策的落实才是重点。由“房地产调控部际联席会议”成员组成的督查组即将展开的督察行动,极好的配合了政策颁布的时机,保证了政策的有效实施。不过,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是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如果在房地产市场上同时对供给和需求下力过猛,极有可能损害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从而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考虑到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一贯的政策刚性,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不仅要考虑政策的有效性,更要注意执行的力度与频率,以免房地产业的整体放慢向其他产业传导。今年小步骤、小幅度的加息思路,在这里也许同样适用。执笔:刘晓翀[][41]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