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环保“紧箍咒”还需多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05: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新闻】半个多月以来,关于三洋微波炉和诺亚舟学习机各有一种型号的产品因未按规定加贴环保标签以及部分零件有毒重金属超标而被有关部门责令下架这一事件,许多媒体都在跟进报道。随着报道的不断深入,有两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一是上述两企业存在的问题并非个别现象,在电子信息产品领域,环保标签缺失的情况很普遍;二是许多消费者对环保标签认识比较混乱,有的消费者甚至对电子信息产品是否含有有毒物质以及其危害性一无所知。这些问题令人担忧。

  【评点】国家信产部、发改委、质检总局等七部委联合颁布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规定,包括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微波炉等在内的10大类共计1800多种电子产品在我国销售时,都必须保证产品中铅、汞、镉等6种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标,且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名称和含量、环保使用期限以及可否回收利用等环保信息。依据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电子产品还要加贴“绿标”或“橙标”两种不同的环保标识,让消费者能够对产品的环保程度一目了然。

  对于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而言,该《办法》犹如给他们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迫使其在加强对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必须尽快寻找更为环保的替代材料,从根本上解决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问题。然而目前电子产品环保标签普遍缺失的现实表明,《办法》施行8个多月来,效果并不理想,其“紧箍咒”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要达到《办法》规定的要求需要一个过渡期,许多企业还在观望;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少企业从根本上缺乏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他们出于成本考虑不愿在环保替代材料上增加投入。

  当然,相关监管部门放松对企业的管理,没有念好“紧箍咒”,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三洋和诺亚舟被曝光,是《办法》施行以来有关部门的第一次监督抽查,也就是说是第一次念“紧箍咒”。正所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虽然《办法》只是电子产品污染控制管理的第一步,为国家相关部门以后对电子产品实施严格监管,推行环保强制认证制度打基础,是一种过渡性措施,但既然已经给企业戴上了一个“紧箍咒”,就不要让它成为摆设,还是常念念、多念念好,一方面让企业加强环保责任,促其尽快采取积极对策,一方面让消费者通过对环保标签等知识的了解加强自我保护,增强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让相关部门的监管权威得以体现和维护。

点评人:胡立彪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