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钦州:一片海成就一座新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22:30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任万霞

  通讯员 庞彩冠报道

  随着希腊籍“阿娜”轮、巴拿马籍“青风”轮、中国籍“大仁”轮等10多艘货轮相继靠离钦州港的勒沟、鹰岭、果子山作业区码头,截至11月26日下午18时,钦州港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009万吨,跨进了千万吨大港的行列。

  紧紧围绕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三大目标”,走“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市场运作,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路子,广西钦州市迅速实现了港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蜕变。同时,科学的规划使得其工业和旅游业的增长速度也位居自治区的前列。

  做好“一片海”的文章

  钦州历史悠久,得名已有1400多年。8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就曾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把钦州建设成为“中国南方第二大港”。但由于种种原因,孙中山的这一愿望始终未能实现。1994年,钦州撤地设市,成为广西沿海第3个地级市,但是当时的钦州还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外加一片海”,经济总量、财政收入都很少。为了使钦州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不再落伍,钦州市上下统一了认识,一定要做好这“一片海”的文章,打破“有海无航”的局面。在缺乏财政支持的情况下,钦州市人民捐资献物2000多万元,自筹资金开工建设钦州港,几年时间就建成了万吨级码头泊位,结束了有海无港的历史。

  港口虽然初步建立起来了,但钦州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经济地区。2002年钦州市的GDP仅155.33亿元,人均GDP仅为4636元,远远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均水平,相当于上海的9.9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全市没有一个亿元工业企业,旅游也基本上是空白。

  处于泛北部湾核心区域的钦州,究竟怎样才能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做到后来居上?全市上下都在苦苦思索。

  2004年起,钦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看准南博会永久落户南宁的机会,紧密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建设新型沿海城市,加大工业建设力度,驳长工业短腿。

  短短几年时间,就取得了显著成效——钦州港建设突飞猛进,至今年11月,已经建成投产的码头泊位达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9个,在建码头泊位10个,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1510万吨吞吐能力,1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正在推进,发电能力达420万千瓦的钦州燃煤电厂正在夜以继日地施工建设,投产后将为临海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临海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今,东油沥青一期工程、木薯酒精综合示范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建成投产,金桂林浆纸一体

化工程和中石油年产1000万吨炼油厂等大型、特大型项目也已开工建设,这批工业项目全部投产后,仅钦州临海工业园区的年工业产值,就可达到800亿元。

  打造新型滨海一座城

  钦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钦州过去却没有旅游业,按照新的发展思路,钦州市在抓港口、抓工业的同时,下力气急抓旅游业,先后投资建成了三娘湾旅游景区和民族英雄刘冯故居旅游景区,今年头10个月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00多万人。著名画家齐白石3次来三娘湾写生游历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重舟胜鹤头,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

  总结这几年的经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钦州市委书记黄道伟认为,是

科学发展观使钦州人民找到了加快发展的好思路。

  钦州市的发展做到了整体规划和规划先行。钦州对重大项目的土地规划、码头规划、航道规划、供水供电的规划,都提前做好。在规划中坚持实事求是,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钦州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坚持以“一江两岸”为轴心,按照主城区、钦州港区、三娘滨海新城区城市发展格局进行布局,以建成“通江达海”、人居和谐、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

  4年多过去了,一座美丽的滨海新城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钦州港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港,年吞吐能力超过了千万吨;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建成投资及产值超亿元的工业项目20多个;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三娘湾旅游景区、民族英雄刘冯故居均被评为国家4A旅游景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已位居全自治区的前列。

  11月,“2007亚太华商领袖论坛”在新加坡举行,论坛举办了“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具潜力城市”的评选活动,钦州市等5个城市获得了此项荣誉。近日,钦州市又通过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检查验收。记者任万霞摄影

  【责任编辑 何义涛】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