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调查]计划内疫苗开门迎客 市场变化悬念待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22:09 中国产经新闻

  计划内疫苗开门迎客 市场变化悬念待解

  本报记者 贺民报道

  日前,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新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下称《目录》)显示,虽然国家计划内免疫基本上仍被列为限制外商投资范围,但其中的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已经出现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内。新的《目录》将于12月1日起实施。

  这意味着,国家计划内疫苗这一原本属于国内企业的城池,其边界开始松动。

  统购价格才是关键

  据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旗下的疫苗部门赛诺菲-巴斯德估计,目前的疫苗市场虽然已经达到了97亿欧元,但到2012年时,疫苗市场将翻番,超过180亿欧元。同时,新的数据显示,疫苗品牌的前20名占据了全球疫苗市场的77%。

  “外商肯定希望能早日分割这块‘

蛋糕’,但他们究竟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关键还是要看价格,对国内免疫市场的影响多大也在于价格。”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吴朝晖认为,外商投资生产的疫苗的统购价格将是一个关键因素。

  疫苗供应体制的变化带来营销模式的变化,全球疫苗巨头如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巴斯德和默沙东正在期望疫苗能成为他们前进的主要推进器。因此,他们相继加大了在疫苗领域的资金投入。不过,在计划内疫苗的产、购、销领域,外资还是被拒之门外。

  兴业

证券疫苗市场分析师王晞表示,出于政策限制以及利润的考虑,目前外资在计划内疫苗市场的投资确实仍为空白。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新生儿强制接种的疫苗,国内每年的新生儿大概1000多万,算来不过几亿元,对外资来说市场不大。外商的投资行为有待进一步观察市场变化。

  内外资均有利弊

  业内专家指出,跨国疫苗巨头,在资金、技术方面均占优,随着《目录》的实行,外商将可能在国内单独设厂,其成本将有望下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据记者了解,目前,除了一些国际疫苗巨头,如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巴斯德、默沙东正在积极抢滩中国疫苗领域外,还有不少虎视眈眈的“门外汉”也在紧盯疫苗市场,如收购了凯龙的诺华、收购了英国疫苗企业PowderMed的辉瑞等,疫苗领域的这块“蛋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分食着。其中不少企业已放出话语,将巨资投入一些具有“重磅炸弹”潜力的疫苗项目。

  然而,将面临这些“疯狂”外资企业的国内疫苗市场的情况还并不理想。目前,国内疫苗市场的情况是,疫苗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低,目前单品销售超过亿元的产品很少,与国际疫苗巨头还有显著差距。

  不过,王晞认为,由于外资疫苗技术成本较高,不论如何降低成本,外资疫苗的总成本还是高于国产疫苗。在他看来,“国家之所以鼓励外商投资,一方面可能是从疫苗品质和保证供应两方面考虑;另一方面,可能希望借此引入竞争,通过竞争体现产品质量。”

  吴朝晖指出,国内企业必须理性面对。随着竞争的加剧,国内企业惟有不断提高技术,通过研发来提高

竞争力

  无论如何,人类对疫苗的需求毋庸置疑。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在2001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9种儿童疾病的疫苗接种上投入1美元,能节约6美元的医疗保健直接支出,节约18美元的间接支出。重要的是,接种疫苗能挽救生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