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环保“十一五”规划锁定科学发展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21:29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周华公报道

  11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环保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在新形势下,如何全面认识规划的重大意义、实质和内涵,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规划,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周建副局长接受了《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专访。

  中国产经新闻:日前,国务院以国发文件形式正式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作为总局分管规划财务工作的领导,您对此有怎样的感受和认识?

  周建:2007年11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号,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务院第一次以国发形式印发专项规划,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刻学习领会《规划》精神,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实质,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各项任务,是今后5—15年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

  中国产经新闻:《规划》与以前的规划相比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其内涵和实质是什么?

  周建:《规划》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总体部署的具体化、明晰化和工作化,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扎实做好“十一五”环保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调加快实现历史性转变,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贯穿始终,突出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并将这些思想贯彻落实到《规划》的各个部分,围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提出了8个重点领域和36项主要任务,努力实施10项环保重点工程,落实8项保障措施,实现《规划》目标。

  《规划》有4个特点:一是简化了指标,既突出了两项约束性指标,又兼顾了其他污染物的控制和环境质量指标;二是突出了重点,在明确8大主要任务的同时,将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核心目标,将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特别是饮用水源保护摆上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三是明确了资金渠道,既突出了与污染减排密切相关的四大工程,又兼顾了关系规划完成的其他工程,特别是首次强化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四是增加了气候变化的内容,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对待全球环境保护,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国家、负责任政府的国际形象。

  《规划》的内涵和实质可以概括为:坚定一个指导思想,把握一个工作思路,明确一个规划目标,突出一个能力建设,关注一个新的领域。

  《规划》是经济社会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了规划这个“牛鼻子”,就能够统筹各方面的环保工作,从而有利于落实各项环保任务,安排环保工程建设,完善环保政策措施,提高环保工作的整体效率。

  中国产经新闻:《规划》增加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内容,这就是要把握的一个新领域吗?

  周建: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这个新领域就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也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规划》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WTO环境与贸易谈判,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环境权益。针对目前国际上围绕温室气体排放争论与博弈的形势,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要求履行相应国际义务,大力推进国内履约工作,加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进程,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与统计分析,明确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任务和措施,提出要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中国产经新闻:请您谈一下贯彻落实《规划》需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才能确保成效?

  周建:贯彻落实《规划》,关键要在抓落实上下工夫。各级环保部门首先要统一思想,把握全局,在目标任务上抓落实。二要加快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在工作措施上抓落实。三要认真调研,精心安排,在工作部署上抓落实。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认真总结、推广已有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将《规划》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努力使《规划》早日在工作实践中取得新成果。要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强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环保部门的工作能力。四要从严要求,真抓实干,在转变作风上抓落实。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干部素质。在抓落实上看能力,在抓实干上看素质,在抓细节上看水平。记者周华公摄影

  【责任编辑 何义涛】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