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奥运志愿者是一种不可能重复的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于施洋说:“志愿者面向中国人传递的是一种体育精神,而面向世界传递的则是中国礼仪。” 摄影/苏娅“去年,奥运志愿者的工作还不像今年那么深入,我们去测试赛场馆实习的时候,志愿者的状态还很一般,今年再去‘好运,北京!’的奥运棒球测试赛,志愿者微笑着做引导,他们的问候非常得体,让人觉得温暖和一种向心力,中场休息的时候,志愿者们出来跳舞,训练有素,有一种礼仪之美。”11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二年级研究生、奥运志愿者于施洋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奥运志愿者经历,于施洋说:“志愿者面向中国人传递的是一种体育精神,而面向世界传递的则是中国礼仪,他们是第一线的服务者,你能感觉到奥运志愿者的传播效应是几何级数地增长。”

  在于施洋的讲述里,“志愿者”所固有的利他性、无功利色彩、需要一定的热情投入等诸多意味被传递出来,富有感染力。而在更为深入地分享中,关于中国志愿者的活动状况、志愿者的精神价值以及更为切身的锻炼等与价值观有关的理性思考不时闪现,于施洋认为,2008年奥运志愿者的经历对她而言将是不可能重复的一种经验,一切都在摸索之中,“幸运的是,我的许多从学校到社会所必然经历的转变是以志愿者这样一个身份完成的。”

  早在2005年9月,北京奥组委委托

北京大学研究生部考核、选用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之初,于施洋就动心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先是笔试英语,然后是面试口语,于施洋特意请来“语伴”练习口语,准备得相当认真。

  在北京大学被录用的70名奥运会实习生里,于施洋被分配到新闻中心媒体运行部下属的场馆管理部,参与奥运会面向各国媒体的场馆租赁和设施管理工作。2007年6月,于施洋结束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研究生赴古巴

留学的课程,回国后立刻就去北京奥组委报到了。现在的于施洋,每天9点去北京奥组委上班,下午6点下班后回学校,用晚上的时间修习研究生课程,原本3年修完的研究生课程,因此要延后一年。

  但于施洋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媒体人打交道,切身的交往过程丰富着她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比如,日本的媒体人对租赁场馆和设施的要求会细化到垃圾桶的容量以16升为宜,空调的温度、隔断的样式与规格,甚至方便面的盒子怎么扔等;而美国的媒体人则提出需要配备发电机的要求,“发电机设备即使有可能闲置,但也必须配备,因为美国人尝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甜头,有一天的比赛停电了,唯独配备了发电机的美国媒体把新闻发了出去。”诸如此类来自工作实际的见闻对于施洋而言是珍贵记忆的一部分。

  打开眼界是最直观的收获,于施洋说她刚开始去奥组委上班的时候,见到某位官员或某位奥运冠军会难以抑制地兴奋,“说到他们声音都是发抖的,现在不会这样,该有的尊敬依然有,但心态很平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对于多次在工作场合遇到的邓亚萍,于施洋认为她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人,“即便不在比赛场上,邓亚萍也有一种精神力量,待人平和、衣着优雅低调,她是一个各方面平衡得极好的人。”

  资料显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至少20万名志愿者。在于施洋看来,那些直接与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观众接触的第一线的志愿者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更应被我们记取,他们大多数是普通民众,所做的工作繁琐而平凡,“他们的工作没法量化,这个过程中的很多点滴小事没法形成宏大的东西,但这种万众一心办奥运的经历,不失为每个人生命中的灿烂一笔。”


苏娅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