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由贸易者曼德尔森为何变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 02:20 第一财经日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外贸政策掌门人,欧盟贸易委员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实权的人物之一”,而在历届欧盟贸易委员中,曼德尔森又因以“最后一分钟协议”化解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两年中将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从12起降至零,一度在中国树立了“坚定的自由贸易者”的形象。 然而,自今年初以来,这位中国的“老朋友”一改以往务实的对华贸易政策,频频就产品安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发难。哪些因素让曼德尔森出尔反尔跟中国“翻脸”? 对华贸易政策“完全失败”? 曼德尔森自接管欧盟贸易大权后,便将完成多哈谈判和确立对华贸易政策作为任期内的两大首要目标。在2007年7月多哈回合部长级会议破裂,世贸框架下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后,擅长“博弈游戏”的曼德尔森便将目光集中在调整对华贸易政策上。 面对居高不下的中欧贸易逆差和欧盟内部对现有贸易政策的不满,曼德尔森曾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坦言,自己以往温和的对华贸易政策已“完全失败”。 实际上,曼德尔森主导的欧盟对华贸易政策调整在去年10月就已初露端倪,在一份题为《竞争与合作——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和不断增加的责任》的16页文件中,欧盟一改以往对华政策文件比较温和的口吻,将矛头直指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民币汇率等中欧贸易最为敏感的问题,并威胁使用世贸纠纷解决体系和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确保中欧间公平的贸易环境”。 从年初开始,欧盟更是紧锣密鼓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收紧对华贸易政策。如设立“市场准入小组”收集中国违背世贸规则设置市场准入障碍的信息,修改欧盟贸易保护措施实施系统、出台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条款等。 欧盟商界的不断施压,使对舆论环境甚为敏感的曼德尔森颇感难受。 出口压力刺激了欧洲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欧贸易逆差逐渐被归咎于中国市场开放度不够和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欧洲工商界在“与美国攀比”心理的驱使下,对欧委会较美国温和对华贸易政策提出质疑。 10月26日,曼德尔森向媒体强硬宣称:“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在以每年20%的速度激增,已高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增长,这让我们感到很不安。欧盟无法再继续忍受对华贸易赤字。” 名副其实的“政治人物” 关于曼德尔森对华态度的迅速转变,一位欧盟官员曾私下告诉记者,作为欧盟贸易委员的曼德尔森首先是一个“政客”,而审时度势、转换面孔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而曾被英国舆论称为“击不沉的船”的曼德尔森更是深谙其道。 长期以来,曼德尔森因与前首相布莱尔的亲密私人关系,以及本身“色彩丰富”的私生活,一直在英国媒体中形象欠佳。 1998年12月,他就任英国贸工大臣仅半年后,便因购房借款问题受到质疑而被迫辞职。1999年10月,布莱尔任命他为主管北爱尔兰事务的大臣,但2001年1月,曼德尔森又因被指控帮助印度一名亿万富翁申请英国护照而再次被迫辞职。2004年布莱尔再次力排众议,力挺他成为欧盟贸易委员。 随着密友布莱尔的离任,曼德尔森在成员国中失去了最重要的“靠山”,而他曾经“背叛”过的旧友兼宿敌布朗入主唐宁街10号,更让曼德尔森面临政治生涯中的又一艰难时期。 与此同时,随着欧洲另两位新领导人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上台后,也多次对亚洲新兴经济体对欧盟经济的冲击表示担心,对欧盟“软弱的”对华贸易政策提出批评,要求欧委会就市场准入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 面对欧洲政坛的新形势,曼德尔森决不会让自己陷入孤立。今年10月中旬,他致信欧委会主席巴罗佐,在这封4页的长信中,他非常情绪化地渲染中欧贸易关系极其“不平等”的现状,强烈批评中国在关税、政府补贴和知识产权等方面违背世贸规则,导致欧洲公司每年遭受数十亿欧元的损失,称由于中国“没有对合作与对话政策作出回应”,欧盟无需像以往一样“与美国的政策保持距离”。 应该说,此时的曼德尔森与其在中国标榜的“自由贸易者”的形象已经相去甚远。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