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皖北煤电:竖起科学发展观下煤企新标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 09:01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永群通讯员张国文 同样是大型煤矿企业,在煤炭产量、产能及管理的严格控制下,皖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在煤炭行业的后起步,恰恰成就了今天保有理性思考的余地。 皖北煤电是安徽省省属重点企业集团之一,总部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大部分矿井分布在淮北市。集团拥有17家子公司和6家分公司,下辖10对矿井,其中生产矿井7对,在建矿井3对,资产总额142亿元,矿区纵跨淮北、宿州、淮南三市,保有储量31亿吨,煤种齐全。作为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的主营业务自然离不开煤炭开采、洗选和销售,为延长产业链,近年来,集团已经涉及电力、化工、建材、房地产等领域,新的增长点正逐渐成为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 “我们的目标不是过去单纯的组合,而是要形成集煤炭、电力、化工、铁路、港口和运输等综合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煤炭产业基地,既可以影响国内市场,也可以走出去开发国际资源。”安徽省副省长黄海嵩曾不止一次强调,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是中国煤炭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徽必须走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换的路子。 在皖北煤电董事长、总经理葛家德看来,“谋划皖北煤电的发展,必须首先谋划好煤炭产业的发展;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煤炭产业创新;增进煤炭产业带给安徽人民的福祉,必须以全局观念、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做好煤炭这篇文章”。 这是因为,皖北煤电转变不只是企业自身的转变,更多地涉及到安徽煤炭产业的发展。 安徽两淮流域的煤炭储量众所周知,隶属于国家520家大型煤企之列的淮南、淮北两大煤炭企业也声名在外。从皖北煤电的矿井分布区域不难看出,在两大煤企的“势力范围”内“虎口夺食”的皖北煤电,长期以来,一方面不得不直面两大“煤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还须承担起保障安徽市场煤炭需求的重任。 生存与理性的博弈,忧患意识随之而生,也更早地开始了皖北煤电的理性探索。 作为地方煤企,皖北煤电无论在资金与政策方面都不能与“国字头”企业相提并论,企业实力的提升,更多地只能依靠自我奋斗与精细化管理,从而通过效益大幅提升带动产能扩张。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快增”、九十年代末的“市场低迷”、近两年“三大战役”的调整之后,摸着石头过河的皖北煤电,终于以最具有实践意义的一套经验呈现出地方煤炭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样本。 皖北煤电党委书记王明胜将这个标本定义为:通过三个统筹、三个转变,实现一个目标。 所谓三个统筹,就是统筹煤炭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三个转变则是加强煤炭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人工开采向直接化、综合化直接采煤转变;集中度由粗放型向集团化、集约型转变;大型煤炭企业向煤运、煤电、煤化工等这些非煤并举的多元化经营转变。 统筹和转变都是为了最终实现一个目标: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持续发展、平安稳定、民主公平、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生活富足、和谐共生的企业,从而使皖北煤电成为一个产业集中度高、产业技术水平高、资源回收率高、加工转化能力高、安全保障水平高,环境保护好,对全省乃至全国贡献大的强势行业,以实现“和谐皖北”的目标。 三统筹拉长产业链 皖北煤电“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明确规定:拓展双翼,五年百亿。拓展双翼,就是立足煤炭,加快产能扩张,发展煤炭物流,做大煤业规模,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同时,依托煤炭,加快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煤化工,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突围,到“十一五”末,使集团公司由以煤为主,转变成煤、煤化工一体化为主的产业格局。五年百亿,就是到“十一五”末,集团公司年销售收入增量达到100亿元以上,在全行业、全省的位次明显上升,在实现“再进中国500强、再造一个新皖北”目标的基础上,向着“建成华东地区极具竞争力的基础能源企业,跻身全国煤炭行业前10强”的目标迈进。 纵观其“十一五”规划,统筹煤电煤炭产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统筹煤炭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三个统筹贯穿于集团公司整个“十一五”。 谈及皖北煤电煤炭产业与相关产业统筹发展,离不开安徽煤炭行业现状。作为中部煤炭资源大省的安徽,煤炭工业最大的痛处在于,一直难谋求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全省90%以上的煤炭资源集中在淮河流域,除原煤外销之外,以火电生产为主的消费不能刺激足够的生产动力,而单纯资源性开采对安徽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如何充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安徽发展煤炭经济的关键所在。 在此压力之下,皖北煤电探索性地提出了一头抓原煤资源的可持续开采,一头抓煤炭产业链建设,由此带动煤炭产业化理性发展的思路,从而开始了其独具特色的“新煤炭时代”。 2007年1月18日,由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和安徽淮化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年产1500吨煤基合成油催化剂项目,在安徽淮南正式开工建设,规划在2007年底投产,以保障供给2008年即将投产的山西潞安、内蒙古伊泰集团、神华集团三个年产16万吨合成油示范厂的工业催化剂应用。 进军煤化工项目的催化剂专项,是皖北煤电的一大科学决策。 国内外煤炭出路有两条:煤电与煤化工。从产量上看,因地质原因,皖北煤电无法与“像割草一样采煤”的淮南矿业相比,进军大火电项目原煤产量不足以支撑,投向大型化工项目又缺乏政策空间,进行催化剂专项生产,一方面可以避免“一窝蜂”后的市场同质化竞争,又可以获取单个节点上的丰厚利润,且技术成本低,可操作性强。 在发展战略上,目前,以催化剂专项为代表的煤化工,已经被确定为皖北煤电未来战略发展的三大产业支撑之一。现控股的安徽省最大的煤化工企业、全国化工百强——淮南化工集团,已经掌握了国际领先的德士古水煤浆加压等多种煤气化技术,形成了氨及氨加工、醇及醇加工、硝盐、焦化、精细化工等几大系列纵深加工的生产格局,主要产品有尿素、浓硝酸、精甲醇等。为保证年底前投产,目前,集团公司正集中技术力量进行老系统改造,并积极筹建煤制120万t/a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以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煤化工基地。 另外两个统筹是,统筹煤炭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则在煤矿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10月31日,记者走进了集团公司下属的祁东煤矿。令记者惊讶的是,与传统矿区概念大相径庭。踏入祁东煤矿,矿区里花草林木郁郁葱葱,整个矿区不大,但布局精美。干干净净的水泥路面不长也不复杂,每条路都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萃文路、幸福路等,路边既看不见密密麻麻的管道,也没有高耸林立的烟囱。井下抽出的瓦斯,通过地下管道压入高压储气罐后发电供矿区使用,被就地选出的煤矸石在坑口地与煤泥混合送入矸石电厂发电。电厂在发电过程中的工业废料——粉煤灰、炉底渣,则成为筑路、烧砖的好材料。矿井生产中产生的发热量在700至1400大卡的煤矸石经过破碎、搅拌、轮碾、压制成砖坯,进入煤矸石砖厂烧制成砖。这种砖不仅烧制不用煤,而且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承重力强,重量轻等特点,是新型环保墙体材料。在该矿职工食堂,记者看到,电厂发电过程的余热被送到蒸馍煮饭、循环利用,每一份能量在这里落到实处。 包括砖厂、电厂,主副矿井等,整个祁东煤矿矿区内各管道专线均埋藏在地下,避免受地面空气腐蚀;矸石等的就地转化,节约了运输环节费用;不出矿区,各环节已经达到被“吃干榨尽”的目的。 “循环经济在‘十五’期间得到较快发展,集团公司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四座综合利用电厂、三座煤矸石砖厂,年消耗矸石能力达80万吨,节省土地占用12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集团公司‘十五’发展的一大‘靓点’。”葛家德说。 “围绕祁东矿开展的水、气、渣等循环,并不需要很大规模,只要设计科学,上游产业链条基本上可以满足下游需要。”祁东煤矿书记杨保禹介绍说。 不仅仅是祁东煤矿,目前皖北煤电7对生产矿井,同祁东一样,都在走一条真正的循环之路。但同其他大型煤矿的循环经济园区相比,皖北煤电的循环经济独具特色,很值得一提。 其一是,集团公司更倚重对煤矿终端效能分析。记者在皖北煤电7对生产矿井的采访中发现,循环经济发展在皖北并没有严格地界定。在所谓的循环经济园区内,配套电厂、煤矸石厂等相关产业均根据各煤矿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远景规划发展建设,是一种小规模的集约式发展方式。但它印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规模大的未必好,集约的效益来自每个环节,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矿区经济的发展在皖北煤电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其二是,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项直线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被“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代替,循环经济的这本账,实现的是经济和社会的双重丰收。 三个转变圈定新版图 煤炭资源开采属于高危行业,安全一直是煤矿的生命线。根据中科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传统的煤炭生产,每产100万吨原煤,要动用250万吨煤炭储量,浪费280万吨水,死亡3到6个工人,这串沉甸甸的数据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煤炭业的隐痛。 “煤炭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耽搁不起的重任。要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科技提升产业。”葛家德说。 “乘车直接下到工作面,大型综采设备自动化开采,刮板输送机自动运输,采煤过程中防止扬尘定时撒水,全员效率达到每工百吨以上等,这些听起来似乎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在我们这儿都是现实。”杨保禹告诉记者,目前,整个皖北煤电综采与高档普采率已经达到90%以上。 数据显示,“十五期间”,为对矿井实施技术改造,集团公司先后投入1.2亿元,对恒源、任楼、祁东等矿井进行了主副井提升和生产系统改造,净增生产能力300万吨以上;采煤机械化程度由2000年的51.5%提高到今年的69%,百万吨综采队由1个增加到3个,恒源公司高普生产2004年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同时,全面推广使用锚梁网索支护和大采高单体支柱,全面淘汰摩擦支柱,加大了安全系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提高回采率方面,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仅百善矿“十五”期间就多回收煤炭507万吨。 单井规模明显扩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集团公司致力推广的“两型三化”体系建设。“两型”矿井即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三化”即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这“两型三化”正在成为皖北煤电的新目标,它所呈现的,是皖北煤电向现代化开采转身后的新面貌。 葛家德向记者提供了一组“十一五”所要实现的具体数据。通过实施矿井技术改造,加快新井建设步伐,使原煤年产量2008年达到1500万吨,2010年突破2000万吨,比“十五”末翻一番。通过对两对矿井改扩建后,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300万吨以上。新井建设将实现“三开工、五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000万吨以上。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内蒙古煤炭资源。进一步调整煤炭产品结构,通过对原选煤厂进行技术改造,新建选煤厂等方式,到2010年,入洗原煤能力将达到1430万吨。同时,加大上下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煤炭物流网络和基地建设,确保到2010年,煤炭物流交易量突破500万吨,攀升1000万吨。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为全面落实“两型三化”,以“三大系统”建设为标志的矿井信息化提升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的安装在所有生产矿井全部完成;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建设也全面完成。现在的皖北煤电,是“一切尽在监控之中”,有力地确保了煤炭安全生产。按规划,“十一五”期间,计划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2以下,年度力争为0。 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到“十一五”末,将初步建成本质安全型矿区,届时,人均年产值到2010年将达到30万元以上,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原煤全员效率达到3.2吨/工,采煤和综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0%、25%以上,建成行业级高产高效机械化煤炭企业。 同时,随着人工开采向直接化、综合化直接采煤转变,产业集约化水平大大提高,非煤产业的效益日益增加。到2008年,皖北煤电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到2010年,达到170亿元以上。其中,煤炭开采及加工75亿元;煤炭物流20亿元;煤化工60亿元;非金属材料5.8亿元;循环经济8亿元;其他产业3.3亿元。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曾表示,煤炭工业发展转型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如市场过剩隐忧加剧、浪费现象严重、煤矿规模偏小等,为此,在加快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时,今后将加强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调整和优化煤炭生产结构,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等。 令人欣喜的是,皖北煤电已经提前完成了产业链两端布局调整。从立矿之本的安全,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对传统技术的创新与提升等,都正沿着新型化的方向阔步前行。 “和谐皖北” 打造企业百年长青的根基 2006年2月,皖北煤电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颁布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皖北”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分40条,提出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力推进企业全面发展、建设卓越型企业目标及路径。在国内企业中,尤其是对于一个非文化实体企业而言,如此高规格地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规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为数不多。企业文化建设在皖北煤电为何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经过集团公司门前马路的13公交车或许给出了答案。乘坐13路公交车上下班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期,集团公司站牌前都会排出长队,市民按秩序等候上车,车上年青人会争相给老人和孩子让座。在宿州市,13路公交车已经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大部分都是矿务局职工,他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城市。”其实,行为相对企业文化而言,只是表层。 “做百年企业实质上是做文化,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以一种新的理念撑起企业发展的脊梁,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一方面应该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它应该是建立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另一方面,还应该包涵更为先进的精神与理念。”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宣伟部长周伟说。 “企业成立20多年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原煤产量2004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资产总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3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跨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名列第487位,在全国煤炭行业百强中排列第25 位。目前,企业内部呈现出和谐的局面,客观上要求企业文化。”党委书记王明胜告诉记者,提出和谐皖北,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王明胜说,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和积累,企业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为构建“和谐皖北”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作为一个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地方煤炭企业,在20多年的企业发展历程中,广大员工秉承勤劳朴实、艰苦奋斗、 坚韧不拔、团结友爱、重义守信的优良传统,积淀并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为构建“和谐皖北”奠定了厚重的人文基础。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三大作用”,团结全体员工干事、创业,形成了奋发有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为构建“和谐皖北”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在皖北煤电领导层看来,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保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企业和谐的基础。因此,皖北煤电一方面全力推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卓越型企业,本质安全型企业,努力跻身全国煤炭行业前10强;另一方面,推进企业协调、健康发展,为下一步发展夯实基础。 但正如周伟所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有一种新的理念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谐企业的最高目标,最终实现人和企业的和谐发展。在此方面,皖北煤电正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他们通过民主管理等方式,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创新,努力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取得新的突破,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皖北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最终实现人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力除了经济、科技,还要有文化。采访皖北煤电,不自觉中能感受到皖北煤电人有一种力量,那是一种在徽文化与黄淮海文化熏陶融合下特有的一种力量,也可以称其为文化的力量。这种文化力量,皖北煤电将其总结为“诚信、协同、创新”,这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洗涤下诞生出的一种包容并蓄的先进文化,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为皖北煤电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淮河之滨,浍水之津,润育着皖煤儿女金子般的心。中原之星,皖北之灵,把光和热献给我们的母亲厖”这是《皖煤之歌》的歌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特别能战斗”的皖北煤电人从来都不缺乏创意,需要的只是市场经济的“灵气”,需要突破长期以来体制、机制的约束力,需要打破政策差别对待的“玻璃门”。 对企业而言,这种突破就是在文化支持下的综合实力的崛起。如今,这些突破有了新内容。由于多年来致力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内涵、实质内容已经确立,通过对权益和其他基本权益的一致保护,最终为观念转变提供了动力来源,皖北煤电厚积薄发的文化力量正在“迸发”。 而一旦这种经济与文化融合的力量产生合力,煤炭行业致力于文化建设的画卷一旦展开,安徽从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身,就找到最为可行、最为稳定的支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延续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循着这一思路,我们不难看出,以皖北煤电为样本的资源转型模式正在朝着更为理性的方向铺就通途。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