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企500强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担纲重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 03:36 中华工商时报

  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在行业中有影响的民营企业迅速成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是全国工商联的一项品牌工作,这项工作已经连续进行了9年。调研中依据企业营业收入的排名在前的500家称为“民营企业500家”。通过对民营企业500家在2001-2006年间经营状况、行业特征、企业管理等情况进行历时性连续分析,可以了解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研究民营企业的发展规律,了解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报近日将陆续刊登这项调研的相关成果。

  入围门槛大幅提高

  从经营规模看,2001-2006年间,民营企业500家每年的入围门槛均有大幅度提高,2001年的入围门槛为营业收入总额2.97亿元,到2006年,入围门槛已经提升为18.3亿元,平均每年提升幅度约为44%。

  6年来,民营企业500家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民营企业500家的营业收入总额为26997.01亿元、户均53.98亿元,相比2001年营收总额4946.6亿元、户均9.89亿元增长4.5倍,平均年增长率为40.6%;2006年民营企业500家资产总额共计18550.40亿元、户均37.1亿元,相比2001年资产总额4345.8亿元、户均8.69亿元增长3.3倍,平均年增长率为34.04%。相对于2005年,2006年民营企业500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75%,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2.34%,企业经营能力获得显著提高。

  盈利水平下降趋势扭转

  从效益和效率看,2006年民营企业500家税后净利润总额达到1089.00亿元、户均2.178亿元,相比2001年净利润总额267.0亿元、户均0.53亿元增长3.1倍,平均年增长率为32.88%。与往年利润增长速度低于营业收入和资产增长速度不同,2006年民营企业500家税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6.91%,高于营业收入总额和资产总额的增长率。

  在2001-2005年间民营企业500家盈利增长速度和盈利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在2006年有所改变。2006年民营企业500家平均资产净利率5.87%,比2005年提高0.62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润率4.03%,比上年提升0.21个百分点,是6年来首次出现盈利率上升;劳动生产率达到76.70万元/人,人均利润3.09万元,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资产周转率在2006年继续提高,总资产周转率达到145.56%,比2005年增加8.2个百分点,相比2001年增加了31.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达到218.37%,相比2003年增加4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民营企业500家的资金运营能力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

  分析民营企业500家盈利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有三个因素:一是2006年我国经济的整体快速增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均取得了较大增长;二是民营企业自身正在发生的变化,民营企业500家正在实施产业转型,通过投资、收购兼并和国有企业改制等形式,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民营企业不断增多,企业附加值提高,效益获得提升;三是民营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资产运营能力和劳动效率来增强企业的

竞争力和盈利率。

  地区分布江浙领风骚

  行业多集中于第二产业

  从分布看,2001-2006年的调研数据显示民营企业500家主要集中的地区是东部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两省。集中的行业主要是第二产业:纺织化学纤维制造,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筑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民营企业自身的调整,民营企业500的行业分布也发生着变化。2003年,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共48家企业入围、营业总额占比9.6%。而到2006年,该行业的入围企业数增至63家,营业总额占比16.68%、营业收入相对2003年增长3.28倍。同样增长迅速的还有电气机械及器材线缆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2006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1.23%、39.84%。而前几年调研中一直位居第一位的纺织化学纤维制造业则相对落后,入围家数跌至第三位。2003年,该行业入围家数83家,营业总额占比12.6%。而到2006年仅有50家入选,营业总额占比降至9.08%。此外,由于民营企业在连锁商场和大型商贸中心等现代服务领域的发展,批发

零售业增长迅速,营业总额占比由2003年的7.9%提升至2006年的9.94%,营业收入相比2003年增长2.15倍。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民营企业的优势产业,例如建筑业2003年仅有15家入围,营业总额占比3.0%。到

  2006年,入围数量增至58家,营业总额占比9.39%,营业收入相比2003年增长5.45倍。

  自主创新取得突破

  从企业管理看,2006年度民营企业500家在组织结构、完善管理、自主创新等方面相比2005年均有了较大提升。总资产周转率由137.28%提升为145.56%、流动资产周转率由212.31%提升为218.37%、劳动生产率由68.37万元/人提升为76.70万元/人;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企业比例由84.4%提升为86%,通过ISO14000的企业有252家;获得中国驰名

商标的企业111家、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118家,分别增加29和24家;获得专利项目数由14598项增长为17618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也由210家增长为223家。此外,88.8%的企业成立了党组织,86.2%的企业设立了工会,分别提升5.4和6.4个百分点。

  社会贡献明显提升

  从社会贡献看,民营企业500家对社会的贡献提升明显。2001-2006年民营企业500家缴税总额年均增长率为37.84%,高于税后净利润的年均增长率。户均税收由2001年的0.398元增至2006年的1.87亿元,缴税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为37.9%。民营企业500家在提供就业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贡献,2006年民营企业500家员工总数为352万人、户均7040人,相比2001年员工总数122.2万人、户均2444人增长1.88倍,平均年增长率为23.91%。其中有18家企业的人数在3万人以上,有96家企业的员工人数在1万人以上。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国家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民营企业500家的规模不断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行业结构日趋优化、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贡献日益加大,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记者: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