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寅泉:职工报酬与GDP同步增长是政府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 00:09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据《新京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写的2007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与竞争力》近日出版。蓝皮书指出,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下降了12%。

  作为权威的社科研究机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这份报告所披露的数据,应该是令人信服的;同样,作为对国家社会发展进行客观观察统计并向社会如实提供的报告,中国社科院的这本蓝皮书值得我们尊敬。它不像一些统计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只热衷于把“好看”的数据公之于众,用以粉饰太平,把“不好看”数据统统抹去,哄领导开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社科院的科学精神及科研态度是严谨、理性而客观的,这样做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益。

  职工报酬,包括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所得,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工资收入。蓝皮书提醒人们注意,近几年企业利润大幅增长除了由于企业

竞争力提升之外,也有其他一些因素在发生作用,特别是“企业成本的超常压缩”。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比例从21.9%增加到29.6%。可以说,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低收入为代价的。蓝皮书把此种现象称之为“利润侵蚀工资”。

  从一个层面上说,我们可以把“利润侵蚀工资”现象“归罪”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归罪”于非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做法必然是以不增长、慢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职工报酬为代价的。蓝皮书也指出了这一点,说,“利润侵蚀工资”现象不仅表现在非国有企业员工收入增长长期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表现在国有企业大量使用临时工等体制外员工,以降低用人成本。其结果是,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

  除了资本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压缩劳动成本以外,笔者认为,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就不得不提及的是,造成“利润侵蚀工资”现象,这里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责任。身处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感受到,1990年至2005年这15年是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15年,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同步增长却没有被纳入政府的工作职能之内。这15年是政府(主要指地方政府)追逐GDP增速热血沸腾的15年,是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追求热度持续高涨的15年。而对劳动者报酬的相应增长、对劳动成本与市场绩效的研究,却被忽视了,或者把它看作是完全市场化的东西了。15年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这样大的降幅应该引起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警觉。

  笔者赞赏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这样一句话,叫“共享改革成果”。也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要由全体13亿人民共享、分享,而不是地方政府独享(比如盖超标准的政府大楼、买豪华轿车等),也不是资本所有者独享。要妥善解决劳动者报酬与GDP未能同步增长的问题,政府有一份重要责任。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