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资银行国际化步伐加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 23:38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雷海超报道

  11月21日,,中国银行英国子银行——中国银行(英国)有限公司在伦敦正式开业,而此前,工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入股非洲银行、进入印尼市场、开设莫斯科子银行,建设银行已经收购美银亚州,招商银行纽约分行获批。这都表明,中国金融机构选择在此时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交通银行最新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和表现,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中资银行国际化步伐加快

  目前,在外资银行抢占中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中资银行纷纷走出国门。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中资银行提供越来越多的国际化服务。我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外贸依存度有所提高,近年来境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资企业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是适应外向型经济日益深化的战略选择。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当前全球银行业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银行业业务的国际化,跨境银行的资产占银行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汇丰银行在英国以外获得的利润超过其国内业务,苏格兰皇家银行也有近一半的利润是从海外获取。

  中资银行中以中国银行的国际化速度最快,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表示,中行海外机构对集团净利润的贡献接近40%,利润构成分别来自

商业银行、投行、保险、投资等领域。中国银行在海外经营已有90年的历史,拥有国内银行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网络布局。特别是近一年来,中行相继在韩国、印尼、越南、加拿大、巴西、俄罗斯、英国、荷兰等国拓展和延伸分支机构,同时成功收购了新加坡航空租赁公司,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银行已在全球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669家海外分支机构。

  工行行长杨凯生指出,中资银行国际化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新兴市场。随着新兴市场金融环境的迅速改善,这些地区已经成为利润增长的战略区域。相对于成熟市场的高竞争性和稳定格局来说,新兴市场具有潜力大、成本低和竞争不充分的特征,为银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中资银行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地区的发展,谋求互利和共赢的机会。

  以国际化分散金融风险

  工行行长杨凯生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第四届全球年会上说,中资银行之所以加快国际化步伐,主要在于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和中国主要银行已完成改制进程。“国际化是分散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国内市场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将是我们的主要利润来源,但通过跨国经营分散风险也是重要的战略选择。”杨凯生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在各大银行股份制改革完成上市之后,商业银行拓展市场的意愿更强烈。一方面,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导致国内竞争压力加大,银行有向外走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国际知名银行国际化程度都非常高,全球分散投资将有助于银行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国际化将会是改制基本完成的中国金融业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但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全球化的扩张是一个分散风险和集聚风险的双向过程。即跨国经营将原本通过国际

资本市场传导的国际金融风险直接转化为内部经营管理风险。当这种内化遇上刚完成市场化改造的中资银行,首先接招的便是我国银行一向脆弱的经营管理能力。

  “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角度、从防止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角度来关注所谓金融安全的问题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不能以金融安全为名,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对中资银行市场化、商业化、国际化的基本趋向加以排斥和抵制。”高盛(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指出。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必须内外并举。内部探索一直在进行,外部扩张也无法放松。海外拓展可以提高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增加我们银行的国际影响力,与其大市值相当。”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海外扩张也可以为本国企业的跨国发展保驾护航。”记者雷海超摄影

  【责任编辑 何义涛】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