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深、穗卖楼难 疑似“非典”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 09:21 中国经济时报

  ■关注楼市拐点之一■本报记者周雪松

  一夜冬来,寒风正急。楼市的冬天是否将不期而至?

  从“退房风波”到“降价风潮”,短短一个多月,持续高烧不退的楼市接连遭遇寒流。进入11月,楼市降温在某些城市愈加明显。成交量的萎缩给房价“空涨”留下了不小的悬念,业界人士从中感觉到与以往不同的迹象。

  “中天事件”与“降价风潮”

  在楼市,最近发生在深圳的“中天事件”引起了一场不小震动。这是深圳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房地产中介老总级的人物神秘失踪。仅用3年时间从4家分店发展到在深圳、北京、成都、上海拥有150多家地产中介分店的传奇人物——中天置业总裁蒋飞,突然人间蒸发了,留下1.7亿元的财务亏空。

  据悉,愤怒的员工和泪流满面的客户近日一度将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南路的深圳中天置业公司总部围得水泄不通,直到当地劳动与公安部门介入,人群才逐渐散去,转而围聚在上述两个单位门前。据有关媒体报道,事发当天,到公安部门报案的被骗群众损失多的达到260万元,少的也有3万元。

  “中天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楼市的反思。近年来,深圳

房价出现了全国罕见的暴涨,楼市炙手可热。这样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在深圳?诱发“中天事件”的幕后原因是什么?楼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起事件肯定跟房贷新政出台有一定的关系。”谈及“中天事件”,深圳一位业界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9·27新政”(提高二次房贷首付)的出台,深圳楼市出现了降温。在这位业界人士看来,“中天事件”发生在深圳有一定的必然性,楼市降温带来的资金链断裂是这起事件的导火索。

  “其实去年已经传闻中天要出问题了,只是今年上半年楼市火爆才挺了过去。”知情人士称。据其内部员工透露,在今年5月份之前,中天置业一个分行月最高佣金收入还曾有120多万元,而在10月,有的分行佣金收入仅有10万元。蒋飞的失踪和今年5月以来该公司数月业务量锐减有直接关系。

  最近在深圳乃至整个广东,不少开发商迫于资金回笼的压力主动放下架子,开始降价。只不过,这种降价方式多是暗降而不是明降。一夜之间,楼盘降价之风盛行。

  有媒体近日对广州27个楼盘展开调查发现,其中22个楼盘存在“房价暗降”现象。“无论是开发商反馈的情况还是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均显示,广州楼市近来成交缩水挺严重,大部分楼盘日子都不好过。”11月15日,广州一位媒体同行对记者表示,包括富力、万科、合生在内的知名地产商也加入了降价大军行列,“基本每个楼盘都有降价,有的楼盘折扣低到九二、九一折。”

  记者了解到,广东有的楼盘变相降价幅度近30万,个别楼盘甚至不惜抛出“送70年物业管理费”的诱饵,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购房者。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日前还是有当地发展商苦叹:卖楼难,疑似“非典”期。

  开发商对楼市前景表示担心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上月,广州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增幅比全国9.5%的平均值低约3%。

  对此,广州寒桐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韩世同认为,虽然上述数据有严重偏低的嫌疑,但广州楼市近来成交锐减也是事实。“现阶段,房价早已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由于市场缺乏支撑,加之年内央行还有可能进一步加息,楼市出现拐点的可能性很大。”韩说。

  事实上,经过多次升息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一系列紧缩政策成效已经显露,尤其是国庆前夕,房贷新政的出台,对抑制楼市投资投机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阳光家缘”网站的实时统计信息显示,10月,广州十区住宅成交量下跌两成多。

  近段时间,随着“中天事件”浮出水面,楼盘打折之风四起,广东楼市弥漫着“拐点阴霾”。在深圳,有的新盘则采取了低开的策略,这在以往是比较少见的。传言深圳某楼盘更是将折扣打到了八八折。但这些措施都没能使当地楼市重回以前的那种火热状态。

  “对楼市拐点以及未来前景,现在各界的看法不一样,反正买房的不多,市场处于一种胶着状态。”广州媒体同行人士说。据调查,进入11月,广州、深圳楼市降温愈加明显,不少楼盘门可罗雀,异常冷清。网民发出感叹:“楼市危机要来临了”。

  “广州楼市成交量缩水也不算很多,媒体有点夸大,没有像外界传闻得那么大。”广州合富辉煌地产研究部首席分析师黎文江不认同楼市已现拐点的说法,他认为目前广州楼市只是处于一种盘整状态,开发商也在观望,预计明年春节前后即有可能回暖,且房价还会进一步上涨。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广东多位业界人士对当地楼市普遍表示担忧。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城市,业界一直认为,深圳楼市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据悉,自“中天置业”总裁蒋飞携款消失之后,该公司所属上海10家门店一夜之间也接连消失。业内同时传言,沪上一中介公司也有可能陷入类似“中天”的危局。

  上述消息使上海所有的房地产中介公司都感到了一丝恐慌,担心这是一个市场“转折”的“信号”。广东东莞一位开发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地说,当前楼市使他有一种“潮水落去之后的感觉”。

  中信深圳集团副总经理王戈告诉本报记者,在国家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情况下,目前深圳大的开发商虽然有压力但还能支撑,一批小的开发商正在积极转型,处理自己的楼盘。

  “小的开发商都不敢拿地了。”王戈透露说,前一段时间,开发商们对深圳关外的土地还抢得火热,但目前包括招商地产、中海、万科这些实力地产商也都不想去拿地了,积极性不再像过去那么高。

  “国家政策这么搞,咱们做地产的怎么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王戈称,像中信集团这样的大型国企目前还能生存,如果调控政策持续下去,一些小的开发商也许只能破产。

  他告诉记者,以前楼市比较好的时候,上海每天

别墅销量多达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现在一个月不超过50套,有时一天全市也成交不了一套;另外在深圳,过去办理产权登记或过户的购房者排成长队,而如今,则是另外一番萧条景象。最新消息显示,深圳中介也已开始洗牌,一些实力不济的中介陆续关张。

  “说白了,不靠贷款做什么地产?开发,银行不给贷款;买房,第二套也不给贷款,首付提高到三至四成,年底还可能加息。关键是买房不给贷款,现在市场上都是自住的,投资客早就跑了。”王戈说,没有资金周转,没贷款,不仅谁也做不了地产,而且成交量下降,长期下去,会给楼市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他认为政策不能一刀切,应区别一二三线城市,做有针对性的区域调节。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