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展会需要挤挤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09:50 中国经营报

  很多展览会已经开始不向公众公布成交额了,浮夸风已经在参展商和观众心里留下了浓重的黑影。主办方丧失了成交额这一宣传利器,还是会有更多的办法给自己脸上贴金。“强大”的主办背景、“莫须有”的采购团似乎还能忽悠参展企业一段时间,但这仅仅是似乎而已,并非法宝。

  曾参加过一个展览会的新闻发布会,举办地点在北京某五星级酒店,现场颇像西方贵族聚会的鸡尾酒会。拿到主办方分发的资料后,浏览了一下,主办方、支持单位、支持媒体的名称罗列了整整一排,数了一下竟然超过十九个。一位同行看过之后,乍乍舌头说:这么多主办机构,他们之间怎么处理关系,怎么分账啊?另外一位同行说:你傻啊?连这个都信?

  我的同行,绝大多数都不傻,参展企业多数也都不傻,那在这个招商会上到底是谁傻呢?赵本山第一年用一对拐杖忽悠范伟换了一辆自行车,第二年又用自行车改造的轮椅卖给了范伟,还额外忽悠了人家一块手表,当第三年赵本山还想再忽悠范伟的时候,想尽了各种办法始终没有成功。这部搞笑的小品系列,简直就像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教材,教育了不少商场上的人们。

  在展览行业,这种忽悠现象处处发生,华丽包装的宣传材料,令参展企业难以辨认。但所有事情,只能忽悠一次,吃一堑长一智的参展企业已经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现实中由于招展的多数为承办单位,参展企业往往会先打电话咨询主办单位,即便主办方承认有这样一个展会,但热情不够的话,也会让参展企业心生疑窦。如果往年没有参加展览会,今年则可以问问已参加过的同行,也能分辨出个大概情况。

  参展企业不傻,但这些看似比较傻的招数却层出不穷,那傻的只有是某些展会的组织者了。尤其是一些刚刚开始准备举办,还尚未在市场中经历过厮杀的小型展览会,使出各种招数吹捧展会,唯独不在展览会的实际组织、项目设计上下点功夫,大有“骗一票就走人”的劲头。如果实在招不到对口的参展企业,就七拼八凑一个,甚至和另外一个完全不搭调展会挤在一起。

  “现在很多小展会都有很多水分,挤挤都能淹死人。”一位在企业专门负责参展活动的市场推广经理说,“我们每年参加很多展览会,可真有点效用的就那么一两个。老板已经让我们明年减少此类活动的参加次数。”这位人士给老板列了一份清单,清单上只有两个展会的名称,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国外两年参加一次。“我以后要清闲多了,甚至有失业的压力,不过没有关系,总比参加很多展会收获不到什么效果好,否则还是没有办法向老板交待。”说这句话的时候,这位经理的表情有些失落,但又有些释然,好像松了一口气。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的展览会数量已经接近4000个。早在这一统计数字刚刚出炉的时候,就有不少业内人士纷纷发表评论说:展会数量太多了,已经严重超标。但尚未真正经过市场打磨的展览会,依然像是一块肥厚的

蛋糕,到处都是诱人的利益。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展览公司,都纷纷插足展览业。

  现如今,已经过去了几年时间,市场已经开始变得透明,还是希望各方主动在自己的展会上提前挤挤水分,练练内功,给大家一个清清楚楚的健康面孔。

中国经营报记者:刘炳辉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