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征鹏:希望能像歌曲天路一样唱响西双版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16:52 新浪财经

  (中国日报网站、新浪财经专稿)

  征鹏介绍:

  原名召温邦、刀新安。云南景洪人。196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干部,《版纳》杂志副主编、主编,西双版纳州文联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和第六、七、八届政协常委及副主席,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象滚塘》、《南国情天》(合作)、《流亡土司》(合作),散文集《西双版纳纪行》、《西双版纳风情》、《西双版纳之旅》、《新编西双版纳风物志》(合作)、《西双版纳与名人》,报告文学集《金太阳照亮了西双版纳》(合作),长篇纪实文学《舞蹈女神美兰》、《勐泐末代王族》、《从领主到公仆》,儿童文学《西双版纳密林的趣闻》等26部。

  记者:(征主席好!)第一次来到版纳的人,总能听到一个很新鲜的词:贝叶文化,甚至在很多民族歌舞表演都能看到以贝叶为原型的舞蹈。请问主席,什么是贝叶文化?

  征:傣族文化是森林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结合体。傣族人热爱森林、热爱水,认为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傣族的佛教文化来自印度,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了东南亚文化及西双版纳地区的文化,形成了独有的特点。随着佛教的传入,一种叫贝叶棕的棕榈树由于是(刻)写经文的主要载体而流传入版纳,常在佛寺庭院里有栽培,十分高大。

  贝叶是贝叶棕的叶子,傣族人将这种叶子采集回来进行精心的加工,就得到了像纸片一样的贝叶。他们在长方形的叶子两端剪成半圆弧状,在叶子的一边开两个小圆孔以便于装订,经文就刻在这叶子上面,并涂上植物油,这样字迹清晰,又适宜长期保存,这就是贝叶经。用绳子穿成册,可保存数百年之久。这些经书一般都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来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关系。因为我们傣族的很多(佛教)经典,都是刻写在贝叶上面的,这种森林文化和佛教文化相结合,就形成了贝叶文化,这就是我们说的傣族文化的总称,就像蒙古族的文化被称为"马背文化"一样。

  实际上,同时在贝叶经上记载的还有傣族的历史、医学、文学和历法等,所以,贝叶上记载的是整个傣族发展的历史。

  关于傣族的贝叶文化,还有个有意思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汉族、傣族和哈尼族本是兄弟三人,有一天他们带着各自的东西去祈求天神赐予他们文字。汉族老大带着纸张就将文字记在了纸上,傣族老二带着贝叶就把文字刻在了贝叶上,而哈尼族老三随身只带着一张牛皮,就将文字记在了牛皮上。谁知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洪水,纸张、贝叶和牛皮全部被大水浸湿了,而记在纸上的文字于是就剩下了点、横、竖、撇、捺,所以汉字后来就变成了由这些笔画的组合;而记在牛皮上的文字则被浸泡的面目全非了,所以哈尼族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惟有刻在贝叶上的文字经得住大水的浸泡,仍保持着原来的形状,这便是现在的傣文。(哈哈)

  傣族文化主要是以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为主题。傣族的500多部长诗,以及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传说,都是歌颂真善美的。

  记者:西双版纳是一个边疆地区,又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富饶是大自然的恩宠,数百年来版纳又是如何守住安宁的?

  征:西双版纳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却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国境线长达966公里。版纳有88万人。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傣族是主体民族,超过总人口的30%;汉族在这里是"少数民族"。自古,西双版纳就是一个民族和谐的地方。

  在新中国建立以前,西双版纳的各民族之间从没有过什么争斗。傣族这个主体民族跟哈尼、布朗、基诺等民族总是能和谐相处。在古时候,傣族虽然是"老大哥",但傣族统治者在民族和谐方面非常"超前",比如,如果傣族和哈尼族的人同样触犯了法,那么依律,傣族的人将被处以更重的惩罚。在"民族自治"问题上,版纳也有历史可循。历来就不是由傣族直接统治山区少数民族,而是通过任命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等各族头人来管理本民族的事务。所以,版纳的民族和谐,自古就是"有法可依"的。

  傣族第九世首领曾经娶一基诺族女子为妻,生有一子,后继承首领的王位,他就把基诺族的头人拜为养父。宫廷落成,这位养父就用白线牵引他进宫廷。此后傣族的拴线仪式上,必须要有一个用芭蕉叶做成的类似基诺族妇女帽子的物品,就是为了纪念基诺族这位了不起的母亲。这样的小故事都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傣族的上衣短裙子长,而哈尼族上衣长裙子短,其实这也是有一个小故事的。在版纳有这样一个广为传颂的传说:古时,傣族、哈尼族都是一家人,后来经济发展了,人口多了,要分家了,傣族的大嫂和哈尼族的弟媳分上衣布料时,傣族大嫂坚持把长的布料让给弟媳,自己留下了短的;在分裙子时,哈尼族的弟媳又坚持要了短的,把长裙留给了傣族大嫂。这就形成了目前的民族服饰。从这个小小的传说可以看到,自古以来,西双版纳的各个民族就是一家人,相亲相爱。

  在旧社会虽然也有民族歧视、民族压迫,但总体来说版纳地区矛盾并不复杂尖锐,因为傣族的统治者推行比较稳定的民族政策,主张各民族发展经济、发展茶叶。因此版纳自古社会就很稳定。

  傣族这个版纳地区的主体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温和善良"的民族,傣族的"傣"字,本身就包含追求善良、友爱、和谐、勤劳的意思。因此,数百年来,边境安宁,跟周边国家,跟缅甸、老挝关系非常好。泰国、老挝有很多傣族人、哈尼族人都认为自己与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哈尼族人同根同源。

  记者:在众多少数民族中,傣族在传承自己文化方面做得比较优秀,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吗?

  征:傣族有自己的文字,是西双版纳各民族中唯一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大概有一千多年历史。勐腊县出土的一个佛像有用傣文写的"傣历12年"的字样,而佛教传到版纳最起码有1300年了,因此可以判断,傣族文字最少也有1300年的历史了。佛教传入版纳时,(佛经)最早是用印度的巴利文写的,傣族的知识分子就以印度的巴利文做基础,创立了傣族自己的文字,用文字又记载了本民族的历史、传说、文学艺术、哲学、生产知识、天文历法等方面,傣族文化得以完整的传承下来。

  傣族自古以来是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傣文是拼音字母,这在世界文字体系里是比较先进的。傣文可以记录其他语言,包括汉语,但汉语无法记录傣文。文学艺术方面,傣族的长诗最多。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有一部长诗,而傣族有550多部长诗,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过去傣族还有天文历法,能够计算日食月食。

  由于佛教的盛行,傣族地区有很多佛寺,过去没有学校,佛寺就起到了学校的作用。傣家的儿子从小就被送到佛寺里学习,小和尚在佛寺里面一边学佛,一边也学习傣文。佛寺每年有献经节,一共三天,在这三天里,傣族每家都要抄经书献给佛寺,这些经书不仅记载佛学,也有历史、文学艺术、民间故事、科学知识、天文历法等等,这就使傣族的文化得以一代代的传承。因此傣族文化的传承和佛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过去,村村有佛寺,寨寨有念经声。傣族人信仰小乘佛教。解放以后,宗教信仰自由,但是佛教和傣族文化传播的关系依然密切。

  记者:您认为,目前边疆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存在什么样的困难,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式解决?

  征:近年来,版纳地区的教育有所滑坡。这个地方土地肥沃,采茶、割胶、种芭蕉都能赚钱,日子过得很富足。近年受全国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毕业反而找不到工作,所以一些家庭让下一代学文化受教育的动力严重不足。这确实是民族教育的危机。

  目前,州里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方面做好佛教协会的工作,让各级僧侣、各级佛寺住持动员孩子入学,白天读书,晚上念经。另外,很多家长认为种茶割胶都能赚钱而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现在,有的乡镇通过《教育法》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使读书的人看到前途、看到光明,这必须依靠国家制定一个更适合边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现状和水平的政策,包括就业的政策,甚至公务员岗位的选拔制度。

  记者:政府在继续保护、保存、发展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有什么样的措施?

  征:现在我们州为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做了很多工作。一个就是继续保留佛寺,建立文化机构--民俗文化研究所,并整理出版了《中国贝叶经全集》,现在已经出32卷了,还出版了贝叶经的连环画,这应该是中国的第一部。《中国贝叶经全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有原版贝叶经扫描,以及老傣文、新傣文、汉语直译、汉语意译、国际音标六个版本对照,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很少有的。另外我们也有民族医药研究所,整理出版民族医药,特别是傣族医药的书籍。以后也准备对哈尼族、基诺族的医药文化进行整理。

  对民间文学,解放以来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翻译出版了《孔雀公主》,《葫芦信》,改革开放至今出版了20部左右。过去傣族、哈尼族都是没有长篇小说的,现在我们有长篇小说,还有纪实小说。

  当然,民间文学方面,我们跟蒙古族、回族等相比还有差距,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作家群体。在音乐方面,还没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本土民族歌手或民族音乐家。我们现在也很希望能找到像韩红和《天路》这样能将西双版纳在全国唱响的歌手和歌曲,尽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果能用汉语"唱响"西双版纳,又何尝不是一种好的弘扬版纳民族文化的方式?(哈哈)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