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企社会责任观日趋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07:05 中华工商时报

  参加全国工商联十大的代表,无论谁都不会否认,“社会责任”已经是当下中国企业界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如今的中国民营企业,也正在进行一场集体性的“路演”。路演的内容不光是经营业绩,还有社会责任;他们要博取的不光是投资,还有对和谐社会的贡献。

  从简单的“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到“积极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在回报社会、环保、劳动关系等社会公共事务认识上的变化,意味着这个新经济群体正日益成熟。

  将商业模式融入到社会责任中

  过去的5年,中国民营企业开始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对自己超乎利润之上的要求,“让社会的空气湿润起来”,这应该是这个群体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肆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工商联会员和民营企业家9600多人捐款捐物合计达8.4亿元。而在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北京,共有496家民(私)营企业向中国红十字会和民政部门捐款捐物达93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北京市抗击非典的斗争。

  关键时刻民营企业所表现出的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精神,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2004年12月24日,100名非公经济人士在北京接受中共中央统战部等五部委的联合表彰,并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这是我国首次对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表彰。

  2005年1月,蒙牛董事长牛根生成立了“老牛基金会”,将自己不到10%的股份全部捐出———在有生之年捐出其红利的51%,在其百年之后将全部股份正式捐出,不留给家人。次年初,又将2%的股份转到“老牛基金”。起初,这个基金主要用于褒奖对蒙牛集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或机构以及遭遇不幸或生活窘困的员工,后来又转到“鼓励产业发展”和“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最后确定了四个方向,即面向“三农”,面向员工(杰出者、特困者、重症者),面向消费者(重大建议者、感天动地者、杰出贡献者),面向中国乳业。

  类似蒙牛的这些社会责任的操作,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更加强调创新(商业模式、产品、技术研发等等)的成分,不再像过去中国企业所习惯做的,靠低成本和价格战取胜,也不再单纯强调所谓的社会责任,而是靠与产业链其他参与者的友好共处与高附加值产品与服务的开发来谋求发展,将商业模式融入到社会责任中。

  如果说中国过去30年的商业伦理是“温饱时期的顾客至上商业伦理”,在“商业五个要素”即企业家、投资人、顾客、员工和政府中,中国企业最看重顾客。于是在这种伦理的支持下,通用产品、低价格、大批量、快速度,共同构成了基本的商业模式,而大批生产通用产品就被当做最主要的竞争方式。但这样的模式是以一系列的“成本忽略”为代价的。

  “而如今,社会已经倾向于用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企业和企业家。企业家到了需要重新认识社会与环境、重新研究和分析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的时候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说。

  构建共建与共享的劳动关系

  今年,“民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被全国工商联列为2007年一号调研题目。目前,在全国每年新增GDP中,民营企业占75%左右,新增就业中,民营企业占85%以上。这标志着民营企业在成为社会就业主渠道的同时,把和谐发展的关注点放在内部劳动关系方面。

  截止到今年,全国工商联和全国总工会连续4年合作开展“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这都是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共建共享的和谐劳动关系。如今,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探讨从制度上保障员工利益。黑龙江亿阳集团除了按劳动法规定的员工“四险一金”足额交纳以外,还为员工在车补、房补方面拿出来将近2000多万元的资金,同时每个员工每年还可以领到额外的2000元的健康补助。

  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民营企业的人事制度、用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民营企业应充分重视《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认真组织学习《劳动合同法》,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规范企业人事制度。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认为,要把《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好,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提高认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虽然突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保护或者排斥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关系来看,现代劳动法的理念已经实现了二者从“斗争”向“合作”的转变,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终极目的正是“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对企业发展来说,是有利的。当企业员工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自觉自愿为本企业尽职出力时,企业自然而然减少了许多“麻烦”,各项管理指标必然有所提升,成本却得到降低。这应该是所有用工单位都希望的。

  其次是严格遵守、切实执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这对于减少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纷争,保障双方各尽其责、各得其利,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实施《劳动合同法》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大民营企业家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责任感和技术素质,达到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受益的双赢局面。

  《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在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非公经济不能缺位,工商联既要维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又要与工会等人民团体密切配合,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

  节能减排下的环保责任

  今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民营企业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群体,要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民营企业要做节能减排的先锋”。

  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资金有限,为求得初步的发展,往往对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有的甚至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可以说绝大多数走的是粗放型经营的道路。由于这种经营方式以及技术研发、装备情况相对落后等特征,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过程中,首当其冲受到沉重打击的就是中小民营企业。很多不达标的小型民营企业已经或者正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而走节能减排之路,对于很多民营企业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比如进行节能减排,必须加大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一般来说,中小民营企业自筹资金能力不足,资金问题就成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最大阻力。此外,节能降耗要求企业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相对于拥有雄厚的资金、完整的人才团队和较为先进技术的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确实力有限。

  “自主创新是解决节能减排问题的根本之路。”黄孟复指出,节能减排的关键在于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先进实用技术,尤其是

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推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突破制约节能降耗的技术瓶颈,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零增长转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产品的相互衔接、补充和资源利用,将节能减排提高到最佳水平。

  目前,全国工商联已经成立了新能源商会和环境服务业商会,以团结更多的民营企业推进中国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记者:   ■本报记者贾林男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