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点点拨亮向善的明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08:00 解放日报
在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内,服刑人员统一称狱警为“警官”,但五管区副管区长何全胜却得到了孩子们的另一个称呼———“何老师”。 从事未成年犯教育改造工作整整九年,何全胜耐心对待每个被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成了这群失足少年心中最信赖的师长。 练习本上写下鼓励评语 教师转行的何全胜在教育管理上颇有心得。作为市监狱局首席“个别教育能手”,他开通了“首席个教能手网上工作室”,为全所服刑人员排忧解难,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内容涉及家庭亲情、人际关系、青春期困惑、减刑等诸多方面,做到留言必复,两年来共计1258条。 服刑人员小尚入狱之初对狱警十分抗拒,有什么事都憋在心里。何全胜递给他一本空白练习本,让他把想法写在本子上。小尚每写一件事,何全胜就用红笔在文后写下鼓励开导的评语,一次不漏。 “我今天在何老师的课上读了《弟子规》,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觉得自己过去所做的对不起社会。” “今天我生病,何老师带我去医务室就诊。下着大雨,何老师把伞都让到我这边。他身上都湿了,我很感动。” 练习本已密密麻麻地写完两本。在通信中,失足少年心中那盏向善的明灯,被一点一点拨亮。 500余封来信倾注真情 翻开档案袋,何全胜拿出厚厚一沓写有编号的信件。几年来,何全胜与未成年犯家长和社会帮教者的信件往来达500余封,自费拨打电话1200余次,与家属沟通,调动亲情力量合力改造未成年犯。 一个外省籍家长在信中说:“儿子在您的教育下,就像变了一个人,我们担心自己教育不好他,就让他留在您身边,当你的儿子吧。” 一颗慈父心打动失足少年 何全胜经常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未成年犯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指着记者脚边的一包厚袜子,何全胜说,这是准备给一个叫小海的未成年犯带去的。“我要用最大的努力让失足少年知道我对他们的期望和牵挂,看到他们稳步走好回归路,我才能放心。” 两年来,何全胜用一颗慈父心帮助了1160余名新收押犯顺利适应改造环境,先后荣获市监狱局“首席个别教育能手”、未管所十佳“红烛”标兵等荣誉称号。今年3月,何全胜荣获“全国优秀监狱人民警察”称号。 本报记者 沈轶伦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