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参与全球治理: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 08:17 经济参考报

  

参与全球治理: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国首发式现场。“中国有可能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能源机遇,参与全球治理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说,“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格局,也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中国和印度所面临的能源挑战也就是全球的挑战。”

  胡鞍钢教授是在11月9日国际能源署(IEA)举行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国首发式上做上述表示的。

  中国崛起引起国际能源机构空前关注

  IEA在《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预测: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从2005年的114亿吨油当量增长到2030年的177亿吨油当量,25年间增长55%。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因此预测其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74%的比重,其中仅中国和印度就占全球能源增量的45%。

  这份报告称,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中国将在今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同时在2010年以后对能源的需求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IEA首席经济学家法蒂·毕罗在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专门针对中国的能源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法蒂·毕罗说,为了助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未来的能源需求无疑将会持续扩大。预计2005年到2030年间,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翻一番多,从2005年的17.42亿吨油当量增长到2030年的38.19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速3.2%。

  “预计从2005年到2015年这10年间,中国能源需求平均每年增长5.1%,这主要是由持续蓬勃的重工业所推动。”法蒂·毕罗说,从更长一段时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走向成熟,生产结构逐步转向能耗较低的领域,以及引进更高能效的技术,中国能源需求会逐步放慢。其中,2005年到20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增加六倍,达到近2.7亿辆,到203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石油需求会将近翻两番,占中国石油需求增量的2/3以上。

  “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使住房、家电以及对供热和供冷的需求有了强劲增长,化石燃料用量的增加将加重二氧化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的状况。”这份报告预测,2005年到2030年全球问世气体排放量将上升57%,其中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占增量的2/3,而中国又将占增量的最大份额。

  中国能源市场:机遇大于挑战

  “在未来的能源需求增长中,中国和印度要占全球增量的40%左右并不奇怪,因为中国和印度的人口也大体上占世界总量的40%。”对于IEA此次对中国和印度能源问题的空前关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评价说,报告谈到中国和印度能源需求都在高速增长,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正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正是因为以中国和印度为龙头的世界经济增长,才吸收了高油价有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萎缩所带来的遗憾和矛盾,正因为中国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增长和经济发展,才使得世界经济在油价90多美元,甚至在突破100美元的情况下仍在持续发展,没有出现危机,也没有出现恐慌。

  李俊峰说,中国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增长,除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提出课题以外,还应该会提供很好的技术和经济基础。“高油价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有不好的一面,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它会推动全球替代能源和能源清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且有可能推动世界低碳经济的早日到来”。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已为世界所瞩目,两国巨大的人口规模效应带来了巨大的劳动力就业效应,巨大的经济规模效应也会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重大贡献,两国市场的开放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对外贸易效应。”胡鞍钢告诉记者,“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对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产生了负面效应。”

  “对于化石能源消费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中国没有准备好,世界也没有准备好。为此,中国受到了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舆论压力,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胡鞍钢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气候变暖不仅是对中国提出的挑战,也是对世界提出的挑战。但同时它对中国而言也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它将强有力地促进中国从黑色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胡鞍钢说,中国所奉行的绿色改革、绿色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将成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

  “在面对诸如能源安全、环境保护、气候变暖这些全人类共同的挑战时,中国必须参与到全球能源治理的体制框架中。正如《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所提出的,需要全球共同行动应对能源需求的迅猛增长。”胡鞍钢说,面对一系列能源课题,我们不缺资金,也不缺技术,关键是缺少时间与合作。

  在胡鞍钢看来,“全球能源治理”应涵盖五个议题。首先就是把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消费大国纳入全球能源治理的框架中。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由于不是OECD成员,因此无法加入IEA。应当推动中国和印度与IEA的合作,通过改变IEA的定位使中国和印度成为其成员方或在不改变IEA定位的前提下考虑让中国参与IEA紧急共享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共同行动,并在此基础上承担一定的国际义务,把中国和印度纳入整个国际能源合作体系当中来。没有中国的参与,IEA就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把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排除在世界主要的能源组织之外,能源市场的全球治理就无法实现。

  第二是分享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该看到,中国和印度一方面是全球新增能源消费大国,推动了能源生产国投资的增加,引导了能源供应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是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设备的大市场,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市场。这也是能源消费大国带给世界经济的重要机遇。中国于2006年倡议召开了中印日韩美五国能源部长会议,会后发表的《声明》表明,五国在能源结构多元化、节能提效、石油储备、信息共享、能源商业合作等方面达成了一定共识。我们希望能源消费国之间能够就这些领域开展经常性的讨论和合作,形成一定的国际机制,共同应对挑战。

  第三是保障稳定的能源供需,保持能源价格的稳定。实现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信息共享,把供给和需求的信号明确地传递给能源市场,避免价格的暴涨暴跌。

  第四是协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降低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打击对石油市场的过度投机。只有市场稳定,能源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只有各国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应对风险。

  最后,全球能源治理应强调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实现全球能源利用的转型。中国应当积极推动国际气候谈判,推动各国构建全球合作框架,建立碳排放市场,广泛实行清洁发展机制并加强国际协调等措施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挑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