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数码时代的笔式“复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 06:5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那些热爱阅读、有摘抄习惯,或是经常需要查阅资料,再录入到电脑的人来说,一款新的数码产品——资料笔,可以帮助他们告别“手抄时代”。

  据了解,资料笔主要利用的是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技术,即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它是计算机输入技术的一种,通过模式识别将文字的光学图像文件转化为可编辑的文本文件。只要将资料笔在所需要的文字上划过,文字的光学图像就被捕获进它的硬件平台中,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整理和文字识别后就可转化为可修改的文本文件,这比手工输入速度快了几十倍。而且这些资料还可以通过远红外功能和USB线传输到电脑上,便于今后的编辑和保存。

  前不久,记者就购买了这样一款资料笔送给正在上大学的表妹。因为

图书馆有许多书只能在阅览室阅读而不能外借,使用资料笔后能够节省很多的摘抄时间,回去后直接扫描到电脑,连复制粘贴的功能都省掉了,相当人性化。资料笔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笔前端的微型扫描仪,二是笔身的
液晶
显示屏和操作按键。资料笔就像一支“胖了两圈”的笔,不过重量仅90克左右(不含电池)。手握住时大小正好合适,携带也方便。

  对于这种数码产品,消费者比较关注它的识别率和存储量。据销售人员介绍,资料笔的识别率可以达到99%以上,有百万字存储量。不过笔者在最初试用时发现,资料笔对使用过程中的速度和角度还有一些要求。试用之初,液晶屏多次出现乱码。销售人员解释说,用笔头扫过文字时,要注意速度,一般以每秒2厘米左右的速率前进,等经过2~3秒的处理后,文字就能够在笔上的液晶屏上显示出来了。而且使用时要将笔头上的小白点对准文字的中心,否则识别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记者的表妹使用后表示,要使笔头对准文字并保持正确的角度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练习,不过掌握之后,资料笔在使用时的识别正确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资料笔虽然体积小,但液晶显示屏就占据了三分之二左右的位置,可谓是超大屏幕,具有20(字)×3(行)的显示水平,从笔中查阅资料也很方便。不过显示屏周围的操作按键略显局促。

  这种资料笔的另一项特色功能就是翻译。开启翻译功能后,它扫过的单词,都能翻译成相应的中文,按住Ent键还能够有更详细的解释。如果对翻译的文字进行记录的话,可以选择添加到生词本,方便以后复习。此外,资料笔还有标准的发音功能。如果将整篇英文扫入笔中,再传到电脑上,不仅能进行整句翻译,而且能进行中英文双向全文翻译。

  不过,现在市面上资料笔的电源主要还是靠两节7号电池。如果能改成像手机一样的充电电池,相信不仅能为消费者节约一些开支,还更环保。

史玉成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