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工资限高先要看谁在领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 00:59 北京商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正在研究探索具体办法对垄断行业平均工资实行限高封顶。这是继7月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再次提出垄断行业平均工资限高令。

  而最近在业界颇为引人关注的一条消息是,上市在即的中再集团员工持股计划被拒,作为中国最大的再保险集团公司,中再名副其实的央企背景被认为是该计划受挫的根本原因。这意味着,股权激励主要针对一定职位以上管理人员的中再不可能书写因整体上市带来的集体暴富神话。保监会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分配不均会激化内部矛盾,央企上市的此类计划均不予批准。

  显然,面对垄断企业高薪,有关部门的态度正在从研究问题过渡到解决问题,关闭“股权激励”这一眼下功率最大的造富

发动机恐怕是在出台一揽子调整方案前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要对垄断行业的“平均工资”限高,更重要的是先解决对收入畸形贡献最大的“领跑问题”。

  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最高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63倍,2005年扩大到4.88倍,绝对差距从8436元扩大到32249元。垄断行业的高薪、高福利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抄电表工人年薪15万元等更成了“愤愤然”的经典案例。

  工资的巨大落差不但存在于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更存在于垄断行业内部,同样是银行,老总可能要拿普通员工数十倍的薪水。今年6月人民网进行的工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73.5%的人认为国有垄断行业内工资差距最大。研究结果也显示,2006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薪酬水平达到了344887.35元,首次高于民营公司,垄断行业的平均工资高企,与管理层的“天价薪酬”脱不了干系。

  现在要对“垄断行业平均工资限高封顶”,但如果只是简单的总量控制,而不对高管薪酬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畴内,其结果会不会是高管们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以“智慧”的方式实现纸面上合理的平均值?损小不公以补大不公的结果,是垄断行业内收入更加失衡,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更加严重。

  随着国有垄断企业纷纷走上上市之路,国有资产、股权激励、高管富豪、员工暴富等词汇正变得敏感而令人迷惑,相当一部分人在国有资产

证券化的伟大浪潮中,有关收入失衡的强烈感明显在“加速度”。大批并非通过市场竞争和公开选拔方式产生的官员型经理人,仅仅是因为一纸任命就变身为大型国企高管,在背靠着国家信用与社会资源获取垄断利润的同时,开始理所当然、自说自话地开始了“薪酬国际化”,并随着企业上市而一夜坐拥百倍、千倍身家。正因为如此,呼声渐高的垄断行业收入封顶,更要封的是畸高工资,是管理层并不足以令人信服的财产性收入。

  正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眼睁睁地看见有人飙车危害主干道,先把跑得最快的那拨车刹住最有效。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