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菜篮里有大民生——集贸市场推行统一配备计量器具采访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07:21 中国质量新闻网

  11月3日,一条和“菜篮”有关的新闻见诸报端,受到北京市民的广泛关注——北京市将从明年开始在集贸市场试行业主统一配备、使用标准的计量工具制度,不再允许摊主个人购买计量器具。

  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赵长山透露,作为诚信计量工程的组成部分,集贸市场的统一配秤工作计划到明年底争取覆盖50家规范升级市场,待时机成熟后再进一步推广。据悉,目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在针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的调研,不久后将出台一个具体的实施细则。

  其实,在集贸市场推行统一配备计量器具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情。早在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就曾经制定了《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其中就规定“集市主办者可以统一配置经强制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提供给经营者使用;也可以要求经营者配备和使用符合国家规定,与其经营项目相适应的计量器具,并督促检查。”在《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之后,也有不少地方相继出台了一些对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统一管理的具体办法。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效果究竟如何呢?

  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法制计量处处长钟新民告诉记者,由于集贸市场统一配备计量器具不属于强制性规定,加之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各地推进情况相差较大。目前,上海、天津等地已基本实现了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的“四统一”(统一配备、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轮换),但也有些地区处于停滞状态。

  计量器具“四统一”到底难在哪里呢?据记者了解,难就难在统一配备和统一管理上。首先,要购置这么多的计量器具,谁来出钱?其次,如何保证经营者只用统一的计量器具?据《哈尔滨日报》报道,2006年4月,哈尔滨市就开始推行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四统一”制度,但半年之后,该项制度却依然没有得到落实。主要原因就是各集贸市场主办方都不愿出资购置新的计量器具。

  那么,购置统一计量器具的钱到底该由谁出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推行“四统一”较为成功的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负责人。“光靠市场主办方出钱肯定不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处长陆敏透露,上海市在推行“标准化菜市场”工程中,采取每改造一家菜市场,市政府出资15万元、区政府出资30万元的标准来进行对菜场公共设施、项目的改造,不足的部分再由市场主办方掏钱。而改造内容之一就是购置统一计量器具。据陆敏介绍,政府不仅出资购置统一计量器具,还要牵头对计量器具的采购进行公开招标,以保证能以最优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产品。 “只有市政府、区政府、市场主办者三方共同参与,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据记者了解,天津、南京等地也都是采取政府、主办方共同出资的办法来购置统一的计量器具。

  有了统一的计量器具,如何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呢?“必须要从细节入手!”陆敏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为了防止经营者用“阴阳秤”,有几家标准化市场对电源进行了改造,使得经营者只能使用特制的36V电压的电子秤,从根本上有效杜绝了外来非统一用秤的使用。另据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有关人士介绍,他们实行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租用制,而且保证每个摊位每三天轮换一次计量器具,以防止经营者对计量器具“动手脚”。

  “集贸市场的计量器具关系着每一个人。因此,要做好‘四统一’工作,不仅需要质监部门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参与。”钟新民认为,除了政府的支持以外,提高市场主办方的积极性也非常重要。以上海为例,他们一方面通过开办学习班、发放资料等方法使市场主办方认识到自己是计量器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另一方面也通过定期公示不良记录等方式来督促市场主办方重视计量器具,加强管理。

  小菜篮里有大民生。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只有把计量器具“四统一”当做改善民生的大工程,发动各方力量,才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随着民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四统一”工作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会有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它带来的实惠。

彭 燮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