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CPI将超预期 央行警示通胀加息或将继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23:02 中国经营报
9月稍微回落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以下简称CPI)将在10月份反弹。 来自一家大型机构的消息是,10月CPI同比增长将达到6.7%,如果这一数字属实,那么这个数字将超过8月CPI6.5%的高点,创下十多年以来的新高,超出绝大多数机构的预期。 受10月通胀走高和调控预期的影响,11月8日,上证指数大幅下跌4.85%,跌破5500点大关。 10月CPI将超预期 国家统计局计划于11月13日公布的10月CPI数据,在此之前,各大机构开始了月度预测分析,并再次对高企的通胀做出预期。 申银万国资深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向本报记者表示,预计生产资料价格(以下简称PPI)上涨3.1%,CPI上涨6.5%,两大通货膨胀指标都将较9月份有所提高,表明通胀压力仍大。 李慧勇说,国际油价上涨将推动生产资料价格加速上涨,使得除农产品之外的成本因素对居民消费价格推动力量增强,这将进一步增加下游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 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说:“10月CPI同比增长将高出9月的6.2%,中国将出现双通胀,即食品性通胀和原油输入性通胀。” 自11月1日零时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出人意料的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均提高500元。此举对高企的通胀又是一次考验。 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李晶也对本报记者说:“10月CPI关键还是要看国际油价对于通胀的影响。” 机构们普遍预期10月份CPI会反弹到8月份6.5%的高点,但是市场上流传的一个主要版本是6.7%,这个数字几乎达到了机构预测的上限。 “综合去年同期的翘尾因素加上今年前9个月的环比增长因素,今年10月CPI的涨幅就可以达到6.18%,如果考虑到10月的环比增长0.4~0.5个百分点,10月CPI同比增长6.7%可能性很大。”一家机构的交易员对本报记者说。 央行警示通胀 在过去5年时间内,中国经济经历了美妙的低通胀、高增长时代。即使在2006年经济增长达到10.7%的高位时,通胀依然不可思议的保持在1.5%的低位。 但是进入2007年,粮食和猪肉的价格上涨打破了5年来中国的低通胀格局,2007年8月、9月CPI涨幅分别达到6.5%和6.2%。现在,在国际油价不断传导下,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通胀下的高增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此前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回到过去1%~2%那种低通胀的时代,未来通胀会高位运行,同时核心通胀总有一天也会上升。事实上,刚刚公布的北京市9月份CPI上涨了13.4%,已创出10年来的最高。 11月8日,在10月经济数据出台之前,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央行报告)再次警示了通胀压力。央行报告认为,价格整体上行压力依然较大。 压力主要来自于四方面,一是粮食价格引发价格上行的可能依然存在;二是能源价格存在上涨压力;三是从劳动力成本看,工资上行压力将增大;四是通货膨胀预期继续强化。 当然,至少现在还看不出有任何迹象显示上世纪80年代末严重通货膨胀的那一幕——1988年7月物价上涨幅度达19.3%,商店里的商品被抢购一空,引发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抢购风潮。 但近两年来的商务部资料显示,在600种主要消费品及300种生产资料中,仍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而非供不应求。产能过剩下的通胀与20年前供应紧张下的全面通货膨胀似乎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的通胀不能说是温和通胀,因为确实超过了调控目标3%;但算不上是多厉害的高通胀,在11.5%的经济高增长下,物价在5%以下都是可以接受的。”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陈济军如此形容当前的通胀。 “更为关键的是目前的通胀是由粮食和猪肉涨价引发的结构性通胀,而不是由于需求导致的全面通胀,因而不具有可持续性。” 加息将继续 尽管有关部门高度警示通胀风险,但是鉴于结构性通胀特点,过去3个月以来,中国政府对于物价的上涨持“容忍”态度。 适度的结构性通胀似乎对经济有益。一是农民收入在增加,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罕见地超过名义GDP增速,这应归于粮食和猪肉的上涨;二是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结构性通胀正在替代人民币升值步伐,这表现在人民币对内在贬值,但是对外升值幅度有限。 结构性通胀下的中国经济表现仍然强劲。在第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公布后,来自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给予了乐观的评价——“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可以持续到2010年,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到2020年,我国年收入超过6万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将达到55%。” 但负利率下的通货膨胀侵蚀居民的收入,拉大收入差距,造成市场资源的错配。如果通胀预期不加以稳定调控,转而形成全面通胀甚至恶性通胀,会给经济带来较大风险,这成为监管部门担忧所在。 尽管此前三季度和9月份数据整体偏快,需要进一步调控,但到了10月底,市场预期的加息等调控政策并没有出台。 “不过,越来越肯定的是,由于现在已经进入11月份,即将公布的10月份数据将再次强化9月份数据传递出的经济仍然偏热的信号,这使得紧缩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不断增加。我们认为央行在近期加息的可能性很大。”李慧勇分析。 “在10月份经济数据发布前后,加息一次是必然的。同时我们预测,人民币升值步伐将加快。”国信证券宏观分析林松立说。 中国经营报记者:刘晓午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