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政策风紧主力撤退 市场忧虑流动性逆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23:02 中国经营报

  2007年的暖冬没能挡住内地A股市场突如其来的寒流。

  11月5日,伴随着最大权重股中石油(601857)敲响上市开盘锣,内地投资者迎来的不是一个黑色星期一,而是黑色一星期。中石油、中石化(600028)为首的市场权重股集体下挫,上证综指几乎每日跌破一个整数心理点位。11月9日,上证指数虽继续收阴,从市场最高点6124.04点计,上证综指已经累计下跌逾800点。

  “中石油和中石化我昨天就卖掉了。中石油太高了,肯定要暴跌,价格会回归到25元。”11月6日,国信金理财价值增长的投资总监、国信证券资产管理部的副总经理张益凡对记者表示。

  “跌到5000点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某私募基金经理认为,市场调整端倪才刚刚出现。不过,监管层也开始意识到市场发生逆转可能面临的流动性紧缩问题。

  中石油带动市场价值重估

  “中石油炒到40多块钱太离谱了,肯定要暴跌。我觉得它的市盈率15倍就很高了,考虑到内地充沛的流动性,最多也就值25元。”张益凡分析, “每年中石油赚的钱就这么多,就相当于定期存款的固定利息一样,并没有享受到

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国盛证券分析师朱志勇预计,中石油估计到35元~36元会止跌。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最终会跌到31元。

  “定价过高是导致机构抛售的主要原因,目前的下跌是其实现价值回归的必由之路。”朱志勇认为,中石油上市之前,大多数机构给出的定价在35元左右,“如果超过40元以上,理性机构一定会考虑逐步卖出。”

  交易所公布的交易信息也显示,与散户的热情追捧不同,机构投资者更多的是选择对中国石油逢高减仓。其中,卖出金额排行前五名中,机构席位占去两个,卖出最多的一家抛售了36亿元。而买单都是几手的中小投资者,只有一个机构席位买入了4.8亿元。

  不过,在近一周的跌幅榜上,不仅石化板块,众多“中字头”以及大盘指标股联袂下跌,带动了股指接连下台阶。截至11月9日,上证指数收于5315.54点,五天下跌了462.27点,市值缩水近3万亿元。

  “中石油并不是唯一一只高估的个股,还有很多

股票需要价值回归。”张益凡表示,“很多人看到中国的上市公司业绩有30%~50%的盈利增长,给整体市场30倍、40倍的市盈率,也给所有的公司30倍的市盈率。但其实很多企业没有这么高的增长,给20倍市盈率已经是高估了。”

  “个别行业、个别公司泡沫很大。例如,周期性很强的有色金属。”张益凡解释说,有色金属今年本身的成长只有百分之十几,市场给予70倍的市盈率显然不合适。自去年5月份,国际上的锌、铜、铝等有色金属的价格都没涨。“产量扩大一点,但利润率并没有提高多少,资产注入也就这一次。有色金属给予15倍的市盈率,已经到顶了”。

  基金调减仓位

  中石油上市后,将在第11个交易日,即11月19日计入指数,因此,多数市场人士认为,这一轮权重股的杀跌对挤压大盘蓝筹泡沫不无裨益。

  “等中石油企稳后再进入指数,对于稳定市场整体走势来说是好事,否则,如果调整不充分对市场打击更大。目前市场最大的泡沫就是大盘蓝筹股泡沫。”鹿苑天闻公司首席顾问施光耀表示

  尽管市场已经连续多日下跌,某私募基金经理却认为:市场远没有调整到位。“个股每天不断在下跌,但大盘指数距离市场高位却不太远。”上述人士宣称:“下跌到5000点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目前的下跌大家虽然已经开始有些难受,但还可以忍受。什么时候大家都受不了了,市场调整也许就到位了。”

  某基金经理认为:“虽然指数大跌,还只是正常的调整。市场杀跌动能不足。买的人不多,卖的人也没法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本轮调整来临之前,众多基金公司早已提前部署,减轻仓位,基金重仓股也开始出货。

  “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减仓一方面既是收官今年,也是布局明年。”申万巴黎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流动性面临转折点?

  “本周的调整早在预期之中,只是缺少一个导火索。”某券商自营部人士告诉记者:“听到证监会叫停基金持续营销的消息后,我们第二天就全部清仓了。”

  11月4日,证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通知中,证监会针对新基金募集,基金封转开、拆分、营销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包括广告及营销方式等。

  “说白了,就是切断了市场上新资金的供应。”上述人士表示:“由于临近年底,很多资金获利结账,加上基金公司分红等原因,市场资金供需关系已经发生变化,流动性开始紧缺。这样一来等于釜底抽薪。”

  11月7日,汇丰晋信基金公司旗下的“升龙基金组合”暂停,此外,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暂停申购,部分基金公司还暂停了定投业务,什么时候重新打开无法确定。

  对于后市预期,市场人士认为,加息与股指期货仍然是达摩克斯之剑,悬而未决。

  相比较加息等紧缩政策,更令市场人士担忧的是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如果市场下跌引发羊群效应,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股票或者赎回基金,基金公司势必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

  市场人士提示了三点不祥征兆:第一,近期,随着股市的大幅震荡与基金业绩的波动,部分基民开始赎回基金;第二,与三季度的辉煌业绩相比,今年10月份,

开放式基金不仅全部跑输大盘,而且有49只收益是负的,而当月上证综指上涨了7.25%,基金净值增长率最高也只增长了6.9%,最低为-6.87%;第三,市场调查显示:投资者对基金市场与产品的关注度下跌了五成多。

  “流动性过剩可能是持续很长时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一旦出现流动性不足,原先市场上的流动性一夜之间就会消失了,那是很恐怖的事情。”某基金公司老总对此深表忧虑。

  另据记者了解,证监会以及众多基金公司都已意识到流动性问题,并着手研究应对。

  人气调查

  等待大盘蓝筹回归合理区间

  伴随着市场的过快上涨,价值洼地几乎无处可寻。尽管大盘蓝筹股估价并不低,但依然是多数投资者的选择。调查显示,近68%的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中大盘蓝筹达30%以上。近半数投资者认为,市场将在不断的震荡中调整,只有34%的人认为市场会在震荡中持续走强。

  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以基金和券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上证指数再次越过6000点之时选择了减仓,基金重仓股从335只缩减到了331只。与此同时,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也有减仓的迹象。将刚刚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与中报的统计数据相比,社保基金重仓股数量由当时的172只减至三季度末的137只,保险资金重仓股票数量由166只减至155只。从机构主动减仓的动作看,何时结束调整需要看大盘蓝筹股股价是否回到合理区间。

中国经营报记者:夏欣,卢远香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