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透视全球美元储备怪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08:41 保监会网站

  据瑞士央行的数据,在截至今年9月的最近3个月中,瑞士央行分别增持了美元、英镑、日元和欧元储备,其中美元投资量从116亿美元增加到129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也显示,2006年底全球美元储备为2.16万亿美元,至2007年3月底全球美元储备为2.24万亿美元,增加了4%;至第二季度,美元储备的绝对额则上升5.3%至2.37万亿美元,全球美元储备的绝对额一直在增加。同时,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日本仅8月就减持美国国债248亿美元,减持比例达4%创7年之最。8月份共有15个经济体净减持了美国国债,截至8月底海外官方机构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由7月的1.453万亿美元下降至1.428万亿美元。在美元指数连续下跌屡创历史低点之际,一些国家同时减持美国国债还影响了全球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并为美元计价的能源资源价格上涨推波助澜。这边是美元持续贬值、各国美元储备同时缩水,而那边则呈现全球美元储备额增加的怪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欧元对美元的形成挤出效应。早在2006年9月底,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全球债券和货币发行中5.431万亿为欧元,4.765万亿为美元。至2006年底未偿付的欧元计价债券市价累计为4.836万亿美元,超过3.892万亿美元的美元计价债券,欧元已经取代美元成为国际债券市场上的主导货币。同时,近两年来欧盟经济活动持续扩张,伴随这种形势,欧元在国际贸易、生产流通和外汇储备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最主要的绝对额和比重同步增加的外汇储备资产。这说明欧元正在逐步挤出美元的一部分市场,形成“挤出效应”。美国虽然未公开放弃“强势美元”,但今年以来美元对欧元贬值已经达7%,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在欧元逐步挤出美元情况下,全球美元储备绝对额的持续增长,与美元发行量增加和各国经济增长有直接关系。各国经济增长具有增加美元储备的经济基础,能够支持美元发行量持续增加,美元也因此在与欧元的竞争中仍有余地,并借美元贬值和国际贸易扩张之机,推动全球美元储备的绝对额持续增加。全球美元储备绝对额的增加,也与美元进入新的流通区域高度相关。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连续第三年增长,流入东南欧和独联体国家的FDI为690亿美元增幅达68%,达到其历史最高水平;亚洲吸收了2600亿美元直接投资,占流入发展中国家总量三分之二以上,西亚成为亚洲吸收外资最活跃的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840亿美元成为第二大外资目的地;非洲吸收外资360亿美元,是两年前的两倍。同时,全球股票型基金大量流入新兴市场,包括东亚各国都有大量外资流入;由于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全球矿产资源也获得了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并购活动也达到历史顶点。由于美元仍然是世界基础货币,全球资金流动特别是短期资金流动主要依赖美元,所以这些都为美元开辟新的流通区域提供了有利时机。特别是非洲经济增长为吸纳美元进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球美元资产出现大挪移。欧盟加大了在非洲的竞争力度,全球储备中美元与欧元此消彼长的现象,也必然会在非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变化中体现出来。目前美欧的竞争包括美元与欧元的竞争,仍然是世界经济中的主要矛盾之一,这甚至直接反映到G7会议关于欧元升值与美元贬值的争论上。伴随着东南欧、中亚、西亚和拉美、南美以及非洲这些新兴地区的经济增长,将为美元和欧元持续扩张流通区域提供有利的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美元全球储备绝对额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此外,中、俄的主权投资基金和日本的外汇储备投资资金都大部分采取美元的形式,日本还要维护日元对美元的波动区间,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这段时间,日本的经常帐盈余更是连创新高,这都说明在欧元挤出美元的效应之下,美元仍然具有很高的主动性和回旋余地。而全球美国国债的持续抛售,更大的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在世界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美元资产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大挪移,而且这将是一种长期的趋势。[][41]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