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经记者如何担当公众的“眼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07:44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郭永刚 王超 实习生 严翠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逐渐繁荣,财经记者,已经成为新闻队伍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要么出入各大上市公司老总的办公室,要么采访各种财经名流。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财经媒体就是为老总们服务的,与大众没多少关系。

  那么,财经记者到底该做什么,财经媒体到底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在记者节来临之际采访了多位财经媒体的总编辑。

   财经记者为谁服务

  “财经记者与娱乐、法制、社会新闻记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今天表示,所有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时都应该尽可能客观真实地记录时代变迁,发现问题,报道问题。

  他认为,目前媒体竞争市场化程度较高,读者越来越细分,财经报道究竟为什么样的读者服务,则取决于媒体的定位,取决于市场需要。有些媒体就是办给机构投资者看的,有的则主要为普通投资者和消费者服务。

  “财经记者应该成为公众的眼睛。”知名财经评论人、《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财经报道应为更广大的公众服务。不久前,《华夏时报》正式改旗易帜,从一家大众化的都市媒体变为财经媒体。

  他说,目前中国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全民理财、全民投资时代。党的十七大也提出要保证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而资本市场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利益场。公众特别需要财经记者成为自己的眼睛,梳理各种信息,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但是与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相比,财经新闻有其专业性。“用公众能够接受的语言把相对专业的东西表达出来。”水皮说,这就要求财经记者首先要有一定的相关知识,自己先深入进去,才能够清楚地表达。

   媒体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公信力

  “媒体的最根本价值在于公信力,所以财经报道援引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客观公正,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资讯。”不过,水皮解释说,与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相比,财经新闻也有其特殊性。财经领域突发性新闻较少,更多的是对未来市场走势、投资方向的预测,对资产价值高低的估算,这些都是可以推算的,都有一定的倾向性。这些领域的财经报道完全可以亮明观点,表明立场。

  而《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则希望财经媒体必须体现客观公正的立场。他总结了《第一财经日报》创刊3年来最大的收获。其中最让他得意的是“三段论”——首先是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坚持真实性,体现客观公正的立场;第二要做专业性财经工作者;第三要成为有伟大理想、纯真气质的财经报纸工作者。

  作为财经类媒体的总编辑,秦朔更多地在关注着财富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隐忧,“资源垄断型企业占有大量财富,财富向资方倾斜。应该用法制化保证市场经济的长治久安”。

  他认为,财经报纸在追求专业的同时,也要追求公共关怀和价值关怀,哪些价值应该被提倡,哪些价值要被唾弃。

  为了保持客观公正,许多媒体都要求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中坚持若干原则。秦朔强调“核心性原则”、“交叉性原则”及“调研性原则”。

  他说,为了保证报道的客观真实,必须坚持一些基本原则。所谓核心性原则,即找到事件中心最核心的人,“报道一个公司高管跟一个董事会秘书是不一样的”。而交叉性原则,是指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的信源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而且很多既得利益集团都会利用媒体来造势。所以要保持独立和公正,就必须求证多个不同信源。调研性原则,不能浮在问题的表面,事关投资者利益,必须严谨,不能娱乐化。

   如何处理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持续走热,也带热了财经媒体。但有人担心,中国目前的市场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媒体。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有的媒体可能为了得到广告,而放弃自己的一些报道原则。

  “为了得到广告而放弃报道原则,这样媒体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因为广告收入只是一时的,而报社的发展才是长远之计。”水皮认为,应在新闻报道和广告经营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刘坚则用自己经历的一个案例来解释广告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7月30日,《经济观察报》刊登了一篇《郝和平案:GE扮演了什么》的报道。该报在整理郝和平案卷宗时,发现GE(通用电器公司)可能和涉案人员有不正当接触,于是派记者追踪采访,对此事做了披露。

  刘坚介绍,GE此前已经决定在《经济观察报》投放70多万元的广告。报道见报前,《经济观察报》广告部负责人曾建议不要刊发该报道,因为它可能导致GE撤掉广告。但在刘坚的坚持下,该报道如期面市。

  刘坚不认为这则报道是“负面报道”。他认为,财经报道只有失实报道和符合事实的报道两种。对广大公众来说,这则报道肯定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正面报道。

  “短期看,《经济观察报》的报道可能会给GE带来影响,但该报道帮助GE堵住了漏洞,有利于该公司长远发展。”刘坚告诉GE法律顾问,《经济观察报》不会因为GE投放了广告而停发正常的报道,更不会因为GE停止广告投放而采取报复措施。

  后来,GE法律顾问专门打电话告诉刘坚,GE决定继续在《经济观察报》投放广告。而这更坚定了刘坚的信念——不能因为广告收入而妥协。

   闭嘴原则

  财经记者经常接触一些上市公司老总、金融投资领域的专家,一些财经记者利用独有的职业优势炒股,这会否影响记者今后的客观报道?

  水皮认为,财经记者利用职位优势炒股获利,一定会影响到今后报道的客观性。但由于相关法律没有条文禁止财经记者炒股,报社也很难一刀切地控制。

  《华夏时报》采取“闭嘴原则”防止记者不当得利。具体讲就是,报社希望记者将工作与个人投资严格分开。不能通过自己的报道影响股票的价格,更不能误导投资者。

  《经济观察报》的做法与此相似。刘坚介绍,《经济观察报》曾有一个业务很优秀的记者,因为利用自己的报道影响某股票的价格,而被除名。

  “非常严格地不让跑条线的记者买卖这个条线上的股票,不允许从业人员把内幕消息变成自己的利益。”秦朔说,《第一财经日报》参照了《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的管理规则,记者可以买长期持有的基金,但不希望记者投机。

  三位老总承认,只靠这个规定很难完全防止记者为自己谋私利。但他们表示,倾向性太严重的稿件,明眼人还是能看出来的。同事的议论,也是对记者行为的一种制约。

  本报记者采访的几位总编辑一致推崇《财经杂志》对客观真实的追求,以及由此设置的一系列对记者的管理办法。

  本报北京11月7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