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政专家的公共财政期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 09:2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黄杨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反映是,财政收入急速增加。但是,财政支出模式却仍然以GDP和自我为中心——国家在教育、扶贫、社保、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仍非常小。日前在“财政现状与改革方向研讨会”上,专家建议将财政以生产性开支为主,转向调节收入分配为主。

  财政支出以GDP和自我为中心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自我膨胀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其所反映的趋势是,大政府愈大,小社会愈小,钱袋子快速膨胀、民众从经济发展中获益相对减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一江说。

  王一江说,财政收入增加后,国家在教育、扶贫、社保、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仍非常小。如2005年抚恤和福利支出的总和为716亿元,政府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817亿元,各种价格补贴不足1000亿元,三项支出的总额约为3530亿元,仅占当年整个财政支出33930亿元的10.4%。同年,国家经济建设费为9317亿元,国家行政管理费为6512亿元。1993至2005年,国家抚恤和福利支出增加了9.5倍,而行政管理费支出则增加了10.26倍。

  “这些数字表明,虽然财政支出大幅增加,但关系到社会和谐的,与千千万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很多问题,均非政府财政支出关注的重点。同时,大型项目的增加和自我行为消费膨胀,是腐败的源泉,是社会分配不合理的主要原因。”王一江说。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金珊用一组数据支持王一江的观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4.4%,而2005年,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2.82%。动态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开始呈下降趋势。”

  “我国教育支出结构也不合理。按照世界银行的分析,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的支出结构,世界平均水平是12.73.0,差距不是特别大。中等收入国家是11.22.9。中国的三级教育比重是12.620.6,差距很大。”李金珊说。

  “财政支出应当直接帮助低收入人群,使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得到保证。这要求增加对低收入者的困难补助,加大对社保、医保、教育、培训、住房等方面的投入,减轻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困难。”王一江说。

  王一江还建议,当今造成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不是中等收入者,而是那些通过腐败和权钱交易一夜暴富的人。收入分配调节的重点,应该是增加对特别高收入者的实际税收。

  政府间财政关系困境

  “中国财政体系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难题,就是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紧张,地区间收入分配差异巨大。”人民大学财政系教授张文春说。

  对于如何缓解政府间财政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认为,中国转移支付规范化、透明化不够,随意性比较强。可以研究像德国一样建立横向的转移支付制度。同时考虑解决环保的激励机制问题。

  “地方政府在税收方面缺乏主动性。地方财政不拥有完整的地方税权,完整的权利应该包括立法权、调整权、征管权,现在地方上只拥有征管权,并且也是形同虚设。要赋予地方政府一些税收的调整权,在个别地区率先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魏加宁说。

  “在转移支付不到位,地方政府增税无方,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融资渠道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能靠买卖土地增加收入,从而推高了

房价,导致中央
宏观调控
政策很难见效。可以允许地方政府发债,选择在财政规范的地方率先试点,减少金融风险。”魏加宁说。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