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不抽“第一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 03:14 中国质量新闻网

  朋友的父亲是位“老烟枪”,每日两包,烟龄长达40年。谁也想不到,前年年初居然把烟戒了。年轻人纷纷向他讨教良策,老爷子的独家体会说来简单,仅仅5个字——不抽第一支。

  这句充满哲理的话,就像一堵没有门窗的“墙”,一下子把所有诱惑都挡在外面。依我看,它完全可以成为指导现代生活的“座右铭”。中国烟民数量,堪称世界第一。每年伊始,戒烟者人数众多,但坚持到年底的却为数很少。应该承认,复吸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能抵御“第一支”的诱惑。因而许多人常常自嘲:世上最容易做到的事,莫过于“戒烟”。有的烟民甚至将其当成“游戏”,他们能够轻易戒烟,再轻易复吸,好像是在用自己不争气的实践,反复印证着人性的弱点:人们很难宽恕别人,却很容易原谅自己。

  “不抽第一支”是一个原则。按说,为了制约犯罪和其他不良欲望,人们制定的原则和律条不能算少,但实施起来难上加难。据说,所有的罪恶和放纵,要数初次的感觉最为刺激。有的惯犯或成瘾者会百十次地寻找这种体验,以便重温那份快感。由此看来,这个“第一支”相当于前贤所说的“雷池”,断不可尝试逾越。

  一位吸毒者回忆说,初次涉毒完全出于好奇,当时他下定决心,抽完这支绝不染指。结果为了这个“第一次”,付出的是终身难戒的代价。还有一位坚强的女警官,想用自身体会告诉世人,毒品是可以凭意志战胜的。结果很不幸,尝过少许毒品,她也成了一位无法自救的“瘾君子”。

  许多腐败分子也没能抵挡住“第一支”的诱惑。第一次伸手捞钱后,乖乖做了“第二支”乃至“第N支”的俘虏,最终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据报道,许多入狱贪官的“自白书”是抄袭的。但我相信,手头这份“自白”应该是真实的。请看,这位“拿”过上百万元的小官写道:“当我第一次把手伸向公款,虽然只是几千元,但攥钱的手心都湿透了,如同有成千上万双眼睛在看着我。我想把钱放回去,可这一善良的闪念竟然如此脆弱,马上被来自心底的恶风吹得无影无踪。”正是从第一次犯罪开始,这个人曾固守的世界观大坝产生了裂隙,罪恶的种子在心间生根发芽。诚然,现实中有不少腐败分子比他“幸运”,至今还在社会上为非作歹,支撑他们继续作恶的信念之一,除了侥幸心理,就是那句常挂在嘴边的“下不为例”。显然,他们宁肯相信这个“一”的背后不是万丈深渊,而是尚可周旋的宽绰余地。然而他们错了。

  这个“第一支”的厉害,很多人都有领教。仍以戒烟为例,对烟民来说,心瘾是最难对付的。当心瘾袭来,只要战胜了第一关,其余不在话下。所以,当人预谋做坏事或欲拾起某些不良嗜好之前,用不着设计结局,更无必要掌握规避,不妨学习那位戒烟的前辈,从“不抽第一支”开始,坚决不给那个贪婪的“我”任何喘息之机。

林 鸣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