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杭州高新区:建全国一流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1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创新能力强城市功能新生活品质高

  继10月9日阿里巴巴(中国)总部基地在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奠基后,11月26日,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厂房建设又将在这里启动。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杭州市市长蔡奇都同时亲临现场,参加这两家著名高新技术企业的奠基典礼和开工仪式,以示祝贺。

  阿里巴巴和正泰,分别代表了不同领域的两大新兴产业,这两个国内外著名企业先后落户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其实,阿里巴巴和正泰只是这几年杭州高新开发区纷至沓来的众多“金凤凰”之中的两只。据了解,仅最近5年,杭州高新区就引进75个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13家来此落户。

  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浙江正泰太阳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立友博士说:“作为一个出生在上海,生活在美国,最后选择在杭州安家落户的新杭州人,我的切身体会是,杭州不仅是一个适宜居住的美丽城市,更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汇聚丰富国际资源和本地优势的高科技产业区,创业者的乐园。我们选址考察了全国十多个产业开发区,杭州高新区秀丽的临江风景,高瞻远瞩的区域软硬规划,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深深吸引了我们。高新区各部门的敬业精神,务实作风,服务意识更让我们感动。能在这里干一番事业,是一种幸运。选择杭州就是选择了成功,选择杭州高新区就是选择了未来。”

  杭州市市长蔡奇在阿里巴巴(中国)总部奠基典礼上则如此评价杭州高新区近年来的创新和发展:“高新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创新体系更趋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经济总量逐步壮大,城市功能日渐完善,成为全市发展高新技术的主战场,为保持全市工业经济‘一高一领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由于这几年在创新和发展上成绩显著,杭州高新区在杭州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地位日益重要,杭州市委市政府对其充满厚望。在8月举行的杭州高新区实施大项目带动“三年行动计划”誓师大会上,王国平、蔡奇亲率杭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大会,为杭州高新区加油鼓劲。

  大项目带动“三年行动计划”,将通过实施“7823”企业培育工程,即到2010年,力争形成7家收入超100亿元、8家超50亿元、20家超20亿元、30家超10亿元的规模企业,促进企业集聚,构建产业集群,实现“一高一领先”目标:即生产总值、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利税、招商引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六大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开发建设管理水平领先于全省各类开发区。实施大项目带动“三年行动计划”,是杭州高新区为实现新跨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更是建设创新型和谐社会的坚强保障。

  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杭州高新区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建设“创新能力强、城市功能新、生活品质高”的全国一流的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目标,标志着杭州高新区的发展揭开崭新的一页。

  建创新能力强的示范区

  今年年初,为了鼓励和扶持高新产业发展,杭州高新区出台一项新政策,除了重奖站在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前沿的企业外,还专门就人才创新制定了5条奖励措施,其中院士携科技成果来滨江投资可得百万元资助。这是杭州高新区为建设创新能力强的示范区采取的诸多政策之一。

  今后五年,杭州高新区将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技工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占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18%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确立在全市乃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大孵化器”地位,进入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向世界级IT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创新能力强的示范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杭州高新区坚持“天堂硅谷”定位,依靠技术创新深化物质资源,增加人力资本贡献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依靠知识、技术、智慧这些无形的资源拓展有形的发展空间,使杭州高新区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沿阵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两强两优两新”特色产业为构架,以八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园为依托,以全市乃至全省周边地区为腹地,坚持“引进吸收”和“孵化培育”并举、“大公司战略”和“群体战略”并重,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强竞争力的“顶天立地”大企业,扶持科技型、成长型“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培育专业化、配套式的“两头在内”企业,延伸产业链,集聚产业群,形成产业生态区,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产品出口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以及成果交易中心,全市乃至全省的“大孵化器”。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重视发挥传统优势企业在安置就业、社会稳定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其做优做强做大。每年至少有一两个销售产值数十亿甚至超百亿元的企业投产。积极发挥高新技术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发展高科技信息服务业、高品位商贸服务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提高科技含量,做强龙头企业,成为全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教育基地及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基地。

  ——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坚持内外资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引资规模有新的扩大,引资质量有新的提高,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度、竞争力。推进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转变,突出“以有引优”、“以研引产”,依托已有的通信等产业优势实施产业链招商,依托已有的研发机构资源促进其成果和关联产业在本地产业化。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会管理与商务服务体系,创造国际化的生活服务条件,构筑大口岸,推动开放型经济在更高层面实现新一轮跨越。

  ——优化创新环境。发挥体制优势,完善政策环境,发挥“八大国家级基地”功能,落实鼓励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各项政策。积极实施专利、标准、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和创业风险投资,积极争取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推进与浙江大学等院校、院所的合作,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完善产学研政资介合作机制。

  牢固树立“人才强区”理念,造就一支规模大、素质优的创新型人才队伍。重视企业家在创新中的战略性作用,营造创新型企业家成长环境,为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服务和生活环境。强化办事服务中心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一门式受理、服务、办结的行政审批许可模式。营造生动、活跃、有序、和谐的创业氛围,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激情和创新活力。

  建城市功能新示范区

  杭州高新区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提升城市功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科技新城的城市定位,既富有特色,又具有前瞻性。今后五年,杭州高新区将建设富有特色的科技新城,城市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年均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自然生态不断改善,文化特色初步形成,成为城市功能新的示范区。

  为实现这一目标,杭州高新区将坚持“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科技城建设目标和“集约型、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以规划为先导、项目为支持、管理为保障,使高新区成为更人性化、便捷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杭州大都市副中心。

  ——优化城市空间。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控制和指导作用。坚持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创新创业、现代服务和文化休闲、生态循环等功能有机组合,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空间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进城市建设由单项突进向综合配套转变。推进“完善北片、拓展南片、南北沟通”布局。

  以商业步行街、奥体中心、沿江景观二期建设、西兴历史街区保护和总部园区开发等为主,铁路北片增强功能、提升品位、集聚人气;以杭州卡通城建设、路网等基础设施构建、长河历史风貌区保护、新农村建设等为主,铁路南片建成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充满活力的生态城区;以地铁滨江段、汽车南站、“两跨五涵”等工程建设为主,加强南北沟通,统筹城乡发展。

  ——提升服务功能。立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现代生活需要,加快构筑快捷畅通的交通运输体系、功能完善的市政公共设施体系、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保障有力的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增强城市运行能力。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充分利用制造业集中、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等条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放大制造业效应。

  依托钱塘江景观、白马湖和冠山生态、地铁站上盖物业、城市主干道,引进新型商业业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依托星光大道商业步行街,推进重大商贸服务业建设,高标准建设商业特色街区,构筑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加强城市管理。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创新方式,完善机制,重心下移,形成区街衔接、行为规范、调控有力的长效城市管理机制,高效集约利用城市资源。建成区要确立“细节为主”理念,落实精细化管理,防范“破窗效应”。着眼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市政、绿化、环卫管理,抓好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智能化。全面实施“生态建设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城市节约、清洁、安全发展。

  建生活品质高的示范区

  杭州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共建共享品质生活之城”的号召,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使其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今后5年,杭州高新区将积极探索和谐创业新模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普及“十五年教育”,卫生保健服务到位,社会安全机制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全体人民平等友爱、安居乐业,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成为生活品质高的示范区。

  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着手,高新区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和谐的大社区。

  ——建设和谐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和守望相助、诚信友爱的文明风尚,弘扬平等宽容、开放多元、自然生态和勇立潮头、大气开放的创新文化。以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区为载体,以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做文明市民为重点,开展文明街道、文明村(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丰富社区文化、楼群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节庆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结合卡通城、动漫基地建设,打造文化品牌。

  ——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努力实现各类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90%。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办园水平,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区内高校提供优质服务,促其更好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新建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一所,构建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确有保障”的目标。

  ——完善社会保障。建立经济拉动、创业带动、培训促动、公共援助联动推进的就业支撑体系,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本地居民都享有就业机会,促进征地失业人员就业。完善征地农转非人员

养老保险政策,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推行以农民大病统筹为主、政府推动、个人参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新机制。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失业救济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社会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平安滨江”创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渠道、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团结最广大力量建设现代化事业。

  建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

  杭州高新开发区建区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区党工委、管委会紧紧围绕“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建设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特色更加鲜明。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两强两优两新”为特色的产业集群。现代通讯设备制造业成为支柱产业,软件、集成电路设计、

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迅猛,动漫和网游产业异军突起。国家级产业基地达到8个。新增各类科技企业1300余家,其中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6家,累计达541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0%。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共引进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5个,“全球500强”投资企业达13家。先后获得“全国先进高新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先进管理单位”、“国家先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全国

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区”等荣誉称号。

  创新体系更趋完善。杭州高新区已累计获授权专利967项,2家企业进入全国发明专利申请百强企业,80项科技成果获各级科技进步奖。建成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市级企业研发中心65家、技术中心44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引进各类人才5.6万名,其中博士、硕士4500名。引进归国留学人员228名,创办企业167家,产业规模在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名列第一。中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近百家。建成科技孵化器9家,在孵企业近600家。高新区还引进一批国内著名大学、研究院所的分支机构。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新城建设更有品位。杭州高新区以概念性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为基础的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全区累计基础设施投入约80亿元,建成城市道路125公里,基本形成“四纵八横”的区域交通主干道。铺设通讯、自来水、排水、电力、燃气等各类管线约1500公里。扩绿215万平方米。全面启动生态区建设,成为全国第六个通过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验收的国家级高新区,并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检。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5%,工业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标准。

  社会事业更快发展。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市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成功创建省级、市级文明城区。加大教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合并10所村完小,新建4所中小学校、8所幼儿园,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建立了网络化、高效率的公共卫生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积极做好重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同时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扶持力度,通过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验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健全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养老问题。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不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开展就业帮扶行动,帮助征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到99.3%。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