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私营企业主热衷参政的问题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1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单士兵

  利益不断分化之下,当今中国的社会分层渐趋明显。通过政治参与,来实现其政治与利益的诉求,来求得文化认同,自然就会成为不同阶层的理性选择。这本身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政治民主来说,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挑战。

  日前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编的《1993—2006中国私营企业大型调查》一书指出,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态度表现出鲜明的利益特征,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层面。特别是在最近一次的调查中,28.8%的私营企业主认为“争取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最为迫切。显然,近三成的私营企业主想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是摆在中国民主政治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据10月30日《中国青年报》)

  到底应该如何审视这种私营企业主热衷参政的现象呢?一个最基本的视角,就是将这种行为纳入到法律的语境下。私营企业主的公民身份属性,决定他们拥有合法的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这个群体“争当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在践行法律赋予了他们参政权,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本身也说明,当前私营企业主的民主权利的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此,我们就必须为这些私营企业主们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参政渠道,来让他们在政治舞台上为表达相应诉求进行博弈。

  诚然,现在私营企业主想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目的,可能离我们更为宏观的公益的参政诉求,尚有一定的距离。比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态度表现出鲜明的利益特征,认为当前最迫切的事情是“在商言商,把企业办好”。对此,我们必须厘清的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公民,只有赋予每个阶层都去争取获得政治资源,来维护他们的自身权利与利益,最终才可能形成一个公平博弈的政治平台。从这个意义看,即便私营企业主以“在商言商”作为其参政诉求,也是无可厚非的。

  这样说,也并不意味着,对于私营企业主这种参政热情高涨的现象,我们就不再需要警慎与反思。只是,我们的向度,不应该简单盯在私营企业主参政可能存在的“动机不纯”上,而应该藉此去反思,这个迫切谋求话语权为自身利益代言的群体,他们是否真正处于良性、健康的市场环境下?种种事实表明,当前保护和发展民企的配套制度还不足够地健全与公正,这成为私营企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关键。抵御政策风险,规避市场风险,创造发展机遇,这恐怕也正是广大私营企业主们希望掌握政治资源的重要原因。

  当然,对私营企业主们争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象,我们也还是要抱有一定的警惕性。毕竟,以往种种教训告诉我们,在当前,很多时候市场并未成为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少数私企老板就是通过戴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样的“红顶”,为权力公关创造了条件,使他们在项目、资金以及政策上,获得便利与优惠。甚而,少数不法私营企业主还利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样的身份外衣,来遮掩其非法违规的经营行为,从而规避了相应的法律风险,求得了“权力身份”下的特殊“豁免权”。

  也正因如此,当前,面对近三成私营企业主想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样的政治诉求,我们既要尊重他们的参政权利,来为他们搭建一个以政治参与的方式为相关群体代言的健康渠道,又必须通过有效的制度过滤,把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纳入到良性的考核管理机制下,来避免那些不合格的代表委员利用其身份牟取不正当利益现象的发生。也只有为全社会不同阶层的群体构建一个公正有序的制度渠道,让他们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合理的参政议政机会,表达他们的意愿和利益,才能实现话语权的公平博弈,使公共决策真正实现趋利避害与公平和谐。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