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易纲:次贷危机并未明显抽出国内流动性(2007-10-29 08:52:2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12:39 保监会网站

  仍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一度引发全球流动性紧缩,不过央行行长助理易纲昨日称,并未感到这场危机对于中国的流动性产生明显影响,原因可能在于“抽逃”和进入中国的资金相互抵消。近几年高速增长的双顺差导致流动性泛滥,许多分析认为,另一不可忽视的因素为贸易顺差和FDI(外商直接投资)之外的“热钱”,以及以贸易或FDI之名进入的游资。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欧美金融机构面临流动性收紧,资金告急。市场一度争议,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究竟是热钱撤出地,还是热钱寻求的“避风港”。易纲昨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中国经济观察(CEO)”第11次报告会上说,次贷危机造成全球流动性从泛滥到紧张,从理论上说应当减少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不过在某些市场发生危机的时候,部分资金发生流动性紧张,另外一些“不紧张”的游资仍需寻求相对安全的市场。“中国可能恰恰在一些投资者眼中是比较安全的市场,这种(由于)紧张(造成)的抽资和寻求安全市场而进入的(资金),在我看来有可能大致抵消了,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并没有感到由于次贷(危机),资金出逃抽出了流动性。”易纲认为,在当前情况下,仍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他说,央行希望能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公开市场操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通过价格杠杆等来收紧信贷。他说,目前的流动性大部分,即由于外汇占款增加的流动性已经被收回,不过现在的信贷和货币仍然偏松,还可以进一步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易纲指出,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已经达到11.5%,远远超出年初制定的8%的指导性目标,而央行年初所制定的指导性信贷指标是和8%的GDP增速相配套的。“现在(前三季度)实际GDP(增速)是11.5%,货币信贷(增速)超出大家的预期水平,应当说也是可以解释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此外,易纲认为,次贷危机影响下,美国有可能进入降息周期,而今年由于通胀压力,我国央行已加息五次,美联储降息和我国央行加息有可能增加美元的贬值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这也加大了我们宏观调控的难度。我们还是要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直接融资,分散风险。”他还认为,虽然次贷危机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慌,但美国的金融创新确实分散了风险,这对我国也是一种启示。[][41]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