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年/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刘勇李宪 四、2007年上半年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下半年与全年展望 2007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长继续加快,达11.5%,比2006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各省区合计为14.3%,比2006年合计高0.7个百分点。相应地,各地区经济也保持了继续加快增长的态势:从新三大地带看,新东部、大中部和远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14.4%、13.8%和15.5%,继续保持着“西东部快、中部慢”的态势,远西部比大中部快1.67个百分点,新东部比中西部快0.44个百分点,较2006年继续缩小。从各省区看,除河北(-0.1个百分点)和甘肃(-0.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略比2006年慢以外,其它省区均快于2006年,提高幅度最大的是黑龙江(5.3个百分点)和海南(3.0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省区依然是内蒙古(18.2%),其次是吉林(17.3%,继续保持第2位)和黑龙江(17.3%,并列第2位),最慢的是甘肃(11.0%)。(参见表12)。 2007年上半年全国经济总量(GDP)达10.6768万亿元,按各省区合计为11.9234万亿元。各地区经济总量变化情况:从新三大地带看,略呈“东部升、中西部降”态势,新东部经济总量比重为64.79%,比上年略升0.63个百分点,中西部略降0.63个百分点,其中,大中部降0.15个百分点,远西部降0.49个百分点。从各省区看,经济总量最大的仍然是广东(1.3544万亿元),最小的仍然是西藏(141亿元),两者相对差达98.96%,比2006年大0.08个百分点,总量差距继续扩大。 2007年下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快速发展势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惯性作用下,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有所提高,估计在11.8%左右,各省区合计经济增长率在14.5%左右,各省区增长范围在18.5%至11.2%之间。地区发展差距将继续呈现出绝对差扩速放缓、相对差略有缩小的基本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增长格局的北移和西移,人口东流的态势也将继续,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东北地区、远西部和珠江中上游等活跃板块将继续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排头兵。2007年上半年,这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各省区合计的水平,下半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东北地区(辽吉黑)经济增长高达16.1%,吉林和黑龙江经济增长并列全国第2,下半年随着国家东北振兴规划的出台和开始实施,装备工业投资力度的加大,造船、汽车、核电、乙烯和铁路等一批重大在建和新建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东北地区经济将继续高位加速发展;远西部(内蒙、新疆、青藏)经济增长达15.5%,其中内蒙古继续保持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第1的位置,经济总量也位居远西部第1,有力地带动着整个远西部的经济高速运行,下半年远西部仍然将以全国最大的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地位,领跑重化工业化的产业发展;珠江中上游地区(桂云贵)经济增长达14.7%,其中广西增长速度达15.1%,居大中部第1,成为珠江中上游地区、大中部乃至全国区域经济的一个亮点,下半年该地区将继续加速北部湾增长极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东南亚地区的开放,以珠江沿线和南贵昆三角地区为重点,加大水电、有色矿产等优势资源开发,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势头。 ——全国区域增长格局将继续北移和西移,人口继续向发达的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和城镇密集区流动。2006年我国各省区常住人口继续东移,统计表明,安徽、湖北和四川常住人口分别减少0.16%、0.30%和0.52%,而北京、天津和上海分别增长了2.8%、3.1%和2.1%,2007年人口东流趋势将继续保持,但势头可能有所放缓。在上述两种趋势作用下,我国地区间差距将继续呈绝对差继续扩大,而相对差在人口合理流动的情况下呈现出有所缩小的态势。 ——区域一体化和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工业化走向重化工业化阶段,我国区域间垂直分工有了一定的发展,西部资源优势和东部制造业优势得到一定程度的彰显和互促互进,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区域间水平分工则出现明显的趋同现象,加工企业“大而全、小而散”的现象依旧,随着各地区经济都加速发展,资源大战、项目大战和市场大战也将日益激烈,区域间过度竞争的难题进一步困扰着区域健康协调发展。这也呼唤着规范的区域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增多,加大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难度。一是国际和区际环境约束加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地方经济保护主义抬头,制约了资源相对不足和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发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我国东部地带面临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性产品则受到地方保护和国外同类更加便宜产品的竞争压力。二是区域管理体制还有待改进和完善。行政区划与经济区越来越脱节、跨区域协调体系和机制的缺乏、以及规范的区域转移支付体系的薄弱等等,都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地区都将把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作为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这一方面丰富了发展的内容,同时也加大了发展的成本。 ——新三大地带和10大综合经济区格局将逐步形成。一是新东部将继续领跑全国区域经济,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力,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龙头。东北地区要借振兴规划的实施,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对技术改造的优惠政策,抓紧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建设,保持活跃板块的势头。京津冀鲁地区要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强化区域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形成新的综合性制造产品出口基地。沪苏浙地区要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进一步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增强辐射功能,在带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闽粤琼地区要以海峡西岸、珠江三角洲和琼州海峡地区为重点,加快轻工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大重型工业发展力度,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二是大中部地区充分发挥其综合资源优势,努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尽快成为我国内陆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极,真正起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地区的作用。黄河中上游(晋豫陕甘宁)要以陕北地区、关中地区、太原城镇群和中原地区为重点,加快能源化学工业的现代化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确保能源工业基地的地位。长江中上游(赣皖湘鄂川渝)要以成渝地区和武汉城镇群为重点,加快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建设步伐,成为大中部崛起的核心地区。珠江中上游(桂云贵)要以北部湾和南桂昆三角洲为重点,加速融入东南亚经济圈,建设成为内地最大的陆地口岸,继续保持经济快速领先增长的势头。三是远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化工基地的地位已经形成,后备能矿基地的作用也将进一步显现;此外,随着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远西部将获得国家更大规模的支持,转移支付力度将不断加强。内蒙古要继续以呼包鄂地区为重点,继续抓住我国再次重化工业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能矿资源优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继续成为我国能源原材料基地,同时继续成为市场前景仍然十分巨大的草原产业的基地,这将使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继续保持全国第1的位置。新疆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今后要以天山南坡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边贸扩大对中亚地区的开放,积极发展棉花、石油、西红柿和特色水果等优势产业,加快能矿后备基地建设,和粮食后备基地建设,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青藏高原是块宝地,生态环境独特并脆弱。今后重在保护,特别是“三江源”地区和藏东高山峡谷地区;经济发展要以湟水河流域、柴达木盆地和“一江两河”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矿产开采业(如钾、锂和铜等)、民族产品制造业(如地毯、藏药等)和特色旅游业。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信息科技大学)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