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本是一颗赤诚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 23:25 中国经济时报

  ■孙巧慧

  那天在路边的报亭翻书,听到摊主和另一个女人聊天。那个女人说,前段时间我回他们老家,他老叔一下子给我打了二十个荷包蛋,用个大盆端着,让我快吃,别让孩子看见了。我能吃它?看见那玩意我就恶心,幸亏我老公在一旁连连挥手:“端走,赶快端走!”两个女人边摇着头边吃吃地笑。那个女人接着说,临走时还要给我礼物,你猜是什么,特搞笑,给我一大匹自家织的老棉布,我要它?两个女人好像看了赵本山的小品无法忍受似的捂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接下来的话我实在听不下去了。

  离开报亭时,我心里有种发沉的感觉,因为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是那么地似曾相识。

  有一年城里的姨一家回来探亲,我妈激动得不行,迎接娘娘般地把他们迎进家门。那时乡下很穷,又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妈感到姨一家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没有什么东西可招待,非常难过。正无计可施时想起东头二婶家过年时磨的糯米面,还留些没吃完,于是拿着瓢去借。二婶一听是城里来的客人,不敢怠慢,倾倒面桶,悉数倒进瓢里。妈妈捧着面小心翼翼地端了回来,她要用这面做一种家乡叫做糍粑的吃食。糍粑要用油炸,乡下人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肉,平时炒菜都用荤油,这些油是用过年自家杀的猪油炼成的,猪肉舍不得吃卖掉后,只留下些猪油,那是一家人一年的做菜佐料。

  妈妈把一大瓶猪油全倒进锅里,很快猪油在锅内香味四溢,“嗤嗤”地发出油开了的声音。糍粑很吃油,炸完最后一块时也耗尽了最后一滴油。妈妈把炸好的糍粑全端到桌上,吩咐我们留在厨房,不许眼馋。姨坐在桌上边吃边说不好吃,问妈妈“为什么不用植物油?”完后糍粑被他们风卷残云般没剩下一块,我们兄妹四个眼看着糍粑从雪白变成金黄,垂涎三尺却没吃到一块。

  还有一次爸带我去城里看姑姑,苦于没什么礼物带,想到自家的新米刚收割,就背了一袋子大米,想让姑姑尝鲜。大米装得满满的足有七八十斤,爸一路背着它走街过巷,下汽车又坐渡船,一路吃尽苦头,衣服上的汗水在秋天凉爽的风里没有干过。终于到了姑姑家,爸爸很高兴,有如完成重大任务般地卸下肩上的大米。姑姑打开袋子,只看了一眼说:“干嘛给我背来一袋子碎米,我的鸡都不吃。”爸尴尬地立在厨房里,简直无处藏身。

  门当户对有时不仅指爱情、婚姻,它也包括友情、亲情。贫富之交对穷人来说有如高山仰止,那种压抑不仅是财富上的匮乏还有精神上的损伤。哪怕富人给我们的是些淘汰的、你不要他就会扔到垃圾箱的废品,我们都如获至宝的收藏,因为平凡的礼物下还包含一颗不嫌弃的高贵心,而穷人往往还给对方的是倾其所有的财富,对方却体会不到那颗赤诚的布衣之心。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