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主创新:占领新型工业化高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 01:48 中国经济时报
翻看统计部门的报表,一组组数字勾勒出湖南工业经济的鲜活图景,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一向以“湖广熟,天下足”著称的中部农业省份正在朝工业强省挺进。 2006年,湖南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6%,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湖南规模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194.76亿元,同比增长21.6%;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4.76%,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利润202.3亿元,同比增长94.9%;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322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105.7%。 ■本报记者范思立 短短十多年时间,长沙崛起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巨人”,依靠的是什么?。 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提出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湖南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明确要求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发展力和竞争力。 在湖南,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希望和优势就在自主创新。 中联重科是一家以工程建设机械为主业,为基础建设提供重大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中联重科监事会主席尤国键对记者说,中联重科注重技术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充分利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搭建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支持全行业发展。 中联重科是1992年创立的,通过自主创新,设计制造出国内第一台混凝土输送泵。如今,已位列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第33位,拥有1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另一家工程建筑机械制造企业,三一重工公司副总裁何真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一直是三一品牌建设的支柱。三一在创业之初,就决定瞄准跨国公司,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靠持续改进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与之竞争。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这正是中国工程机械造就强势品牌的主要瓶颈。“与其引进技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沦为‘生产车间’,不如另辟蹊径,以自我创新掌握发展主动权。”何真临表示。 高投入、高人才凝聚、高创新成果、高自主知识产权、高品牌、高收益的自主创新链的形成,使得三一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六高”要素中,每一个都是后一要素的促成原因,高收益有力保证了持续不断的高投入,连接成了一条可持续发展、循环的创新链条。三一经过12年的发展,已成为混凝土机械行业中国第一品牌,全球排名在前三甲之列。 何真临还认为,为了保证自主创新的有效性,三一还必须进行管理的创新,以信息化来提升传统产业;必须进行营销的创新,以确保国际国内市场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进行文化的创新,才能打造出一个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以三一品牌为代表的国产混凝土机械,在短短五年间,改变了原来国内市场85%的混凝土泵及95%的泵车依靠进口的局面。“能够把混凝土源源不断送上摩天大楼工地的混凝土泵最早出现在国外,但是混凝土泵输送高度世界纪录却是中国技术制造出来的,是中国泵创造并保持的。 中国企业500强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88%。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也成为制约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造就强势品牌的一大关键。三一之所以能够在工程机械这一典型的传统产业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敢于投入、敢于创新,并始终将研发创新能力作为一项核心竞争力来培植。近年来,三一重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7%投入研发,这是中国同行业平均水准的3-5倍,目前的研发力量足以支持每年150亿元的销售规模。 为了充分发挥湖南的科技优势,湖南将科技发展提高到全省发展战略层面进行部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湖南的首要推动力量。湖南有着着良好的科技人才基础,目前全省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9万人,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在湘院士46人,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全省基本形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芙蓉学者、潇湘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队伍。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