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毫末技艺与顶上功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 06:5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若把这副称赞理发行业的著名对联挂到洗发水生产厂家的门口,也未尝不可。一方面,洗发水也是跟头发打交道的东西,而且其技术含量并不高,同样具有“毫末技艺”的双关性;另一方面,洗发水企业要想把市场做大,把品牌做强,绝非易事,同样需要“顶上功夫”。不过,就像理发行业里,除了“顶上功夫”的确高超的高手之外更多的还是那些技术比较一般的理发师一样,洗发水行业的“顶上”企业也不是很多,若考虑到居于“顶上”者多为洋企业,那么大多数本土企业的“毫末”意味就更重了。

  本土洗发水企业生存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说它们已处于市场的“毫末”状态并不为过。不久前,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出资3.17亿欧元(约33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国内最大的洗护发用品企业丝宝日化85%的股份,原本属于丝宝集团的舒蕾、风影、顺爽和美涛四大护发品牌全部委身于外资拜尔斯道夫旗下。尽管丝宝被并购的结果好像皆大欢喜,但最终还是难掩本土日化品牌面临外资强势冲击下的生存尴尬。

  拜尔斯道夫这家德国企业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威胁其实算不了什么,真正的威胁来自宝洁和联合利华这两大跨国巨头。2006年,宝洁洗发水的市场占有率为65%,销售额约为150亿元人民币,只宝洁一家就压得本土企业喘不过气来。尽管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本土企业都在“学习宝洁好榜样”,但即使是学有所成的一线本土品牌也无法逃离宝洁的巨大阴影,而像拉芳、好迪、采乐、柏丽丝、名人等国内二线洗发水品牌的日子则更加不好过,它们为了求得生存,只能长期盘踞在二三线市场,现在更是向下延伸至乡、村,不但要时刻防备跨国公司渠道下沉,而且要与上千个三四线洗发水品牌贴身肉搏,可以说是已处于市场的“毫末”之末。

  品牌、产品的强弱直接导致了今天的市场格局,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土洗发水企业没有任何理由、也从来没有打算放弃这个巨大的市场,它们正在用实战证明自己的攻守能力,并积累了相当宝贵的市场操作经验。然而,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国产洗发水要走出迷局,必须要花的时间、必须要克服的困难远比想像的多。

  实事求是地讲,国内洗发水企业的技术水平并不比外资差多少,有些技术工艺堪称“顶上”,甚至在个别范围超过了外资,比如依托于我国独有的传统中草药文化而开发的一些洗发水产品,其部分性能是外资基于化学方法的产品无法具备的,而目前把中药牌发挥到极致的霸王防脱洗发水也通过积极的实践证明了其“功夫”了得。霸王的成功虽然并不意味着本土洗发水企业可以凭借某一单一技艺打开一片广阔的蓝海,并因此可以获得与外资企业一较高低的真正实力,但它的成功至少说明,就纯粹的“毫末技艺”而言,中国本土洗发水企业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中国特色形成一定的市场优势,而一旦这种中国特色转化成“中国功夫”,其力量无疑将会是巨大的。

  当然,“中国功夫”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细分市场,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否则,再好的特色“技艺”也会在狭窄的路上走入“毫末”,再硬的个人“功夫”也撼不动强大的外企。本土企业只有把视线更多地集中在自己的优势资源上,并改变过去那种各自为战的局面,走强强联合的道路,通过整合将技术、产品、渠道、品牌、市场等各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造就更加强大和持续发展的企业集团,才有机会和能力与外企一较高下。

胡立彪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