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出乎意料的6000点 我们应如何看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 08:00 解放日报

出乎意料的6000点我们应如何看待

  前昨连续两天,沪综指收盘都站在了6000点以上。6000点,来得如此轻松,着实有些出乎市场的意料。

  还记得年初,“今年股市将上涨到5000点”的预言,曾受到了不少的质疑,更何况逾越了5000点之上的6000点。这之后,沪深股市一路攀高,让所有的怀疑和对市场泡沫的争议偃旗息鼓。直至上周五,沪综指盘中一度上涨到5959点,人们才发现6000点已经近在咫尺。

  6000点背后的动力究竟何在?笔者以为,今年上市公司业绩的超预期增长,无疑是最大的动力。其实,今年以来,沪深两市股指涨幅最大的几波行情,无一例外出现在上市公司业绩报告的集中披露期。“5·30”大跌之后,市场重拾升势,也正是伴随着上市公司亮丽中报的集中披露,不少上市公司业绩翻番,甚至增长超过500%,使得投资者对股市重塑信心。绩优股率先启动,引发了沪深股市新一轮行情。眼下,沪综指6000点,也正值三季度报告的陆续公布,上市公司业绩维持涨势早在市场预期之中。

  充裕的流动性过剩,也是6000点背后的一大动力。尽管管理部门通过加息、提高

准备金率以及其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不断回收流动性,但在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负利率格局没有改变的趋势下,市场资金正流入的现状也不会改变。即使目前,
股票
发行节奏很快,大盘股连续发行(仅9月份,沪深股市IPO融资额已接近15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但这相对于大量的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似乎还是无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股指走高,似乎也顺理成章。

  从市场表现来看,6000点的财富效应仅仅集中在几只大盘蓝筹股上,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讲,赚了指数不赚钱。市场远没有8月份沪综指站上5000点时来得兴奋。笔者以为,这背后不乏机构对股指期货渐行渐近的预期。不过,大盘蓝筹推动的指数新高,却也埋没了不少优质股的光芒。

  6000点是高点,不是终点。笔者以为,从目前来看,市场上涨的动力犹在。但6000点背后的结构性矛盾,以及指数短期过快增长的风险也不容小视。还是那句老话:不忘谨慎投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