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15:23 保监会网站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改革发展,加强改善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风险。保险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逐步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呈现出业务增长与效益提高、引领发展与防范风险、自身努力与政策支持、行业发展与服务大局协调统一的良好局面,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上迈出坚定步伐。 首先,行业发展在四个方面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保险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以来,保险业务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左右,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今年1-8月,全国保费收入4683.5亿元,同比增长22.6%。二是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目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53万亿元。从1980年恢复国内业务到2004年初,保险业积累第一个1万亿资产用了24年,积累第二个1万亿资产仅用了3年。保险业资本金总量超过2000亿元,是2002年的5.6倍。三是市场主体结构日益优化。目前我国有保险公司102家,其中中资公司61家,外资公司41家,比2002年增加了60家。同时,专业保险中介市场从无到有,目前有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256家,初步形成了功能相对完善、分工比较合理,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保险市场体系。四是国际差距逐步缩小。2006年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 其次,体制改革在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保险业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2003年11月,中国人保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国内金融企业。2003年12月,中国人寿同时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创造了当年国际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融资额的最高纪录。2004年6月,中国平安在香港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以集团形式在境外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今年,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又成功回归A股,成为国内资本市场重要的标志性公司。目前在境内外上市的中资保险公司达到5家。保险公司改制上市所产生的制度变革效应,成为推动保险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建立了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完成了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目前,除经营政策性业务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外,所有中资保险公司都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二是完善了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及配套制度,建立起规范的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强化股权约束,股东更加关注公司发展,董事会更加专业化,管理层更加职业化,初步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三是提高了保险公司竞争能力。中国人寿市值已跃居全球上市寿险公司第一位。在200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中,中国人寿排名192位,比2003年提高了98位。在国际著名财经杂志《欧洲货币》2006年亚洲最佳管理公司排名中,中国平安名列亚洲保险公司及中国区公司之首。 第三,对外开放在四个方面呈现新局面。 根据我国入世承诺,保险业在金融行业中开放力度最大,开放过渡期最短。2004年12月11日过渡期结束,保险业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呈现出安全可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开放更加全面深入。外资保险公司可以在我国任何地区提供保险服务,除法定保险业务外,外资保险公司可以经营其他全部业务。二是开放的质量较高。截至2006年底,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33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195家代表处。世界上主要跨国保险金融集团和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都已经进入我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6家外国保险公司已经有27家在我国设立了营业机构。三是开放的效果较好。注重引进在养老、健康、责任和农业保险等方面有专长的境外保险公司,积极借鉴外资公司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技术服务和运作方式。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设立经营机构,开展保险业务。2006年外资保险公司占整个保险市场的份额为4.6%,成为促进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四是国际监管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经国务院批准,保监会先后加入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和国际养老金监督官协会。2006年10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第13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9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是历届年会中参会国家、地区和人数最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届年会。同时,深入推进中美、中欧和亚洲地区的双边及多边保险监管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管规则的制定。 第四,保险监管在三个方面形成新体系。 立足于保险业发展实际,借鉴国际保险监管最新经验,坚持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审慎监管,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一是三支柱现代保险监管框架初步建立。借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核心监管原则,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二是防范风险的五道防线基本形成。以公司治理和内控为基础、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以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环节、以保险保障基金为屏障,构筑了防范风险的五道防线,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化解三个环节,形成了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三是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逐步完善。建立和完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率先在金融业建立起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截至2007年6月底,保险保障基金规模达到88亿元。通过这一制度,能够在保险公司出现风险损失时,由保险保障基金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进行必要的补偿,最大限度地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减轻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保险业发展比较快的情况下,保险业主要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化解,没有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和问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保险市场运行稳定健康安全。 第五,服务和谐社会在六个方面取得新进展。 保险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把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许多业务领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过去保险业险种结构单一、服务能力较弱的情况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一是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面对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包括台风、水灾、空难、海难、交通事故、地铁透水等,2002年以来,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4000多亿元。二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开展粮食主产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发展能繁母猪保险。2002年以来累计承保农作物面积1.45亿亩,牲畜2.46亿头。在22个省市累计为3000万人次的农民工提供了保险保障。在8个省66个县(市)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6年为736万人次提供补偿金额9.7亿元。在15个省(市)开展了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业务,积累养老金27亿元。三是促进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开始把商业保险作为解决养老和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目前,保险业为人民群众未来的养老和健康积累准备金1.5万亿元。四是支持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保险公司已经成为债券市场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成为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保险公司作为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参与商业银行上市重组,有力地支持了商业银行改革。五是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走出去”战略。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3万亿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积极参与投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50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和100多项大型对外经济合作项目提供保险支持。六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大力发展责任保险,用市场化手段促进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提高,解决责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纠纷,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压力,提高社会管理效率。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推行契约式保险联防,实现了保险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效结合。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