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应有效减少钢铁出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4日 13:15 中国产经新闻

  巨头欲捆绑海运费卖铁矿石

  本报首席记者 严娟娟报道

  博弈才刚刚开始。据外国媒体报道,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公司预计中国铁矿石需求不会下降,故希望进口国在价格上予以区别对待,或将铁矿石进口的计价方式改为到岸价格。中国钢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人士对这一“捆绑销售”方式表示,中国将坚持国际上通行的离岸价格计价原则。

  与此同时,海运费正在连日上涨。业内专业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中国短时期并不能改变铁矿石价格权“握在别人手中”的局面,但可以通过切实减少钢铁出口使市场(尤其是国外研究机构和铁矿石三巨头)形成共同预期,认可中国明年进口铁矿石增长幅度有限,从而减弱其上涨动力。

  海运费大涨铁矿石搭车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获悉,10月10日海运费全线猛涨,其中巴西图巴朗至中国85.65美元/吨,大涨3.4美元/吨,西澳至中国36.33美元/吨,涨1.49美元/吨。

  据外电报道,国际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面临海运费的上涨提出,中国购买其铁矿石运输成本低于其他供应国,故希望进口国在价格上予以区别对待,或将铁矿石进口的计价方式改为到岸价格。

  在业内人士看来,海运费和基准价的捆绑令此次铁矿石谈判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据悉,中国从2003年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到2006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3.26亿吨,同比增长18.6%,占全球矿石贸易量的50%左右,占世界铁矿石海运增量的90%以上。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在这样的需求形势下,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不涨也难。铁矿石上涨有一定合理性,但过度上涨并不合理。

  国内钢厂欲突破围城

  受制于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国内钢厂已展开各式方法突围。

  据外电报道,澳洲铁矿勘探公司Centrex Metals Ltd. (CXM.AU)10月10日表示,包钢集团将以4000万澳元收购其南澳大利亚州Bungalow磁铁矿矿床的部分股权。同时,唐钢集团也与菲律宾SRMI公司、唐和国际公司长期矿业签署开发及供给合作协议,以获得来自海外矿山稳定的原料供应。此外,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几乎都在海外拥有一定的铁矿资源,据有关机构统计,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境外开矿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了4800万吨,足迹已延伸至澳大利亚、越南及非洲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0月3日,由中国宝钢集团与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合资组建的宝钢CSV钢铁公司10月3日举办揭牌仪式,白明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该合资组建的钢铁公司客观上能够满足稳定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需要。

  “不难看出,宝钢CSV钢铁公司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宝钢与淡水河谷之间的利益交集。除了预期收益之外,还会对防止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过度波动起到‘减震器’的作用。”白明表示。

  有效减少钢铁出口

  9月25日,中钢协召开出口协调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代表向媒体透露,国家发改委提出拟全部取消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部分产品出口税率也将提高到15%-25%。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已基本复归到零,还有钢坯等一些钢铁产品加征了出口关税,最高达到15%。

  尽管减少钢材出口必然会减少铁矿石的需求,但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俆向春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国外需求旺盛,上述措施对钢铁企业的出口影响不大,同时也很难掌握出口数量,他建议应该在减少钢铁产量上形成一个明确的预期,从而增加谈判的砝码,“如果能够将明年进口矿增加量压缩至下限水平,中方就有足够的理由压低卖方过高要价。”

  徐向春认为,到目前为止,政府多次出台取消出口退税和加征出口关税等限制钢材出口的政策,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国内价差不断变化,抵消了政策效果。”

  “即使进一步取消出口退税和加征出口关税,也很难预计钢材出口能够控制在什么水平。而通过出口配额手段,则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徐向春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将明年钢材(坯)出口控制在4500—4800万吨,使市场形成明确预期,即2008年中国进口矿增长量不足4000万吨,从而为铁矿石市场降温,为即将到来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更重要的是,钢材出口和铁矿石进口减少,将使海运需求下降5000万吨以上,这对海运费的大幅上涨将起到降温作用。”徐向春表示。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