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交通迈入智能化时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 01:05 北京商报
商报记者 邓琳 李雪 丁蕊/文 刘星良/摄 正如美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席麦克尔在第十四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发言时所指出的,交通问题是目前世界大城市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各国都在通过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智能化和服务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解决出行问题。 可以监控全北京的交通指挥中心、可以在多种交通设施使用的市政交通一卡通、可以全面定位实时监控车载卫星……北京经过多年发展,在交通智能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一个“新北京交通体系”正在形成中。在这样的“新北京交通体系”中,不仅北京的交通会更加畅通快捷,也将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空气质量提供良好的保证。 智能化主导“新北京交通体系” 在北京市已颁布的《北京交通发展纲要》中,明确了2010年初步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的近期目标,并将建立以智能交通系统为技术支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作为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长远目标。 北京市道路网络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完善,基本形成了环形加放射式的道路网络形式。但城市人口密度长期维持在每平方公里2.7万人左右,市区人口集聚进一步加剧,人口流动量大,交通环境复杂,这些特殊因素决定了高质量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成为必需。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成为北京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京的智能交通建设从1998年开始,当年,北京市交通系统上马了交通指挥中心、长安街交通信号智能系统、交警GPS系统、环路电视监控系统和驾驶员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五大科技工程。以后两年对之进行了扩展和完善。作为第一批研究和实施智能交通的示范城市,北京市继而在2002年启动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工程。 目前,北京在智能交通领域初步建立了4个系统,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系统、公共客运交通的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管理系统以及道路安全与紧急事件的处理系统。 在今年5月,北京市新的交通指挥中心启用。新的系统可将民航、铁路、公路运输、气象等信息实时纳入,组成本市大交通“立体图”。指挥中心由指挥调度大厅、“122”接警服务大厅、新闻媒体间等组成,具备交通监测、交通控制、勤务指挥、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在指挥调度大厅里,由98个80英寸显示屏组成的大屏幕可对全市快速路和主干道系统全天候监控,这套路面监控系统视频图像实时传递,对路面异常情况、交通事件实现自动报警。 像北京市新的交通指挥中心这样的高科技数字化技术的监控系统,不过只是北京这些年智能交通发展的一部分而已。 影响一 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提高 近几年,在北京市整体交通的规划上,已经将智能交通列在其中。随着北京市政府“一个共享平台,七个应用领域”的智能交通建设架构的确定,北京在智能交通管理上发展迅速。不但建成了区域信号控制系统,实现对全市交通信号控制路口的集中管理,协调优化控制,均衡路网内交通流,防止区域交通拥堵。 其中,在奥运路线、奥运场馆周边建设120处系统控制交通信号点。同时建设了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视频监控、交通流检测和交通违法检测三个子系统。实现对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交通旅游信息和交通违法行为的全面检测。其中,在奥运会场馆周边和相关道路上建设了80处电视监控点、15套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系统、80套数字化视频系统。现在城市发展对交通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了,更多地将交通的发展上升到城市综合管理的角度,赋予它更高层面的责任和意义。 北京市88处车辆旅行时间牌照识别系统、129块室外交通诱导显示屏、快速路交通控制系统的建立,使快速路出入口的交通信号、可变标志得到综合控制。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提高进出快速路交通流量的调节控制能力,保证城市交通主动脉的高效运行与畅通。 赵振超/制表 影响二 公共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目前,在北京整个交通的发展中,北京市政府已经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放在了重要位置,不但确定了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定位,更明确要坚持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投资安排、路权分配、财税扶持“四优先”。 近几年,建立以智能交通系统为技术支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蓝图逐步显现。北京加大力度推进轨道交通运行管理中心,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建设,实现全路网的一卡通、无障碍换乘,提高出租汽车调度系统的建设,提高公路交通运行效力和服务质量。 通过智能化管理的市政公交一卡通,在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同时,更使北京交通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已售出近1100万张,平均每三位北京人中就有两位拥有这样的IC卡;日均乘坐地面公交1200余万人次,比实施前增加250万人次,公交出行比例由2005年的28.1%提高到30.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在无障碍换乘方面,北京市完善换乘设施,推进综合枢纽、换乘中心和换乘站三级公交换乘场站等设施建设,目前已实现了61条线路站内到发、近40万人次站内“零距离”换乘。 影响三 机动车导航系统日益普及 目前,北京市采用机动车出行的比例为31.6%,采用公路交通出行的比例为30.2%,与5年前相比,机动车出行的比例增长速度基本上是公交方式的两倍。目前城市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大都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并且道路高峰时段延长的趋势日益明显。 更有数据显示,2006年底,机动车总量已经达到287万辆,比上年增加228.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206万辆,增加26.3万辆,同比增长20%。截止到2007年9月,北京市机动车总量已经突破了310万辆。面对北京小汽车如此飞速的发展,从智能交通技术入手,是缓解北京交通压力的最佳途径。据了解,代表国际最先进技术的动态车载导航试验项目——STAR WINGS(中文名“星翼”)已经研制成功。在北京实施的道路实验表明,使用“星翼”车载导航系统将会缩短驾车者20%的时间。这是在东京实验时平均效果的两倍。随着导航仪的普及,将大大方便首都人民的出行。 这种动态车载导航系统信息来源于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负责建设的浮动车系统产生的实时路况信息,车载导航仪根据接收到的实时路况信息,迅速计算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最快路径诱导),驾驶者可根据导航仪的引导,避开拥堵路段、更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影响四 带动城镇区域现代化升级 北京目前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点日趋明显,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城区渐次向郊区转移,四通八达的公路、地铁等建设,成为经济发散发展的重要因素。 普通购房者逐渐将交通视为购房的首选要素,作为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地铁开通引来的大量居民入住效应不断。八通线开通后,通州因其相对较低的价格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许多人的购房首选地,“工作在市区、居住在郊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在承担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首要任务的同时,地铁也带动其沿线以及整个北京居住环境的提升和商业繁荣,“城市轨道经济效应”因此而产生。崇文门、国贸、东单、王府井、西单……北京现有主要商圈的形成和优良发展,便捷的交通无疑是重要原因。 伴随大量居民入住,大型商场、卖场、各种娱乐场所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场所也纷纷在地铁沿线涌出,一个个新商圈应运而生。以地铁13号线和5号线均到达的立水桥为例,家乐福北京第八家店8月在立水桥落户,随后,翠微商场、国美、特力屋、浩沙健身和万达国际影院等10多个大型主力店也入驻立水桥,并将陆续开业。据了解,从2006年起,立水桥区域商业地产就开始进入集中建设阶段,目前新增商业总体量已突破50万平方米。 影响五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截至今年9月,北京市机动车数量已经达到了310万辆。数据统计,北京机动车保有量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6年多时间,而从200万辆到300万辆只用了3年多时间。机动车数量飞速增长的同时,城市交通却在逐年好转。在这场胜利的战争中,充分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无疑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途径。 其中,实施区域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全市交通信号控制路口的集中管理,协调优化控制,防止了区域交通的拥堵。市区内智能红绿灯的应用,使得路网内交通流得到均衡。公交、地铁、出租全路网的一卡畅通,地铁全部实行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建设,提高了公路交通的运行效力。全市高速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和停车刷卡收费系统,进一步缓解了收费站拥堵,提高了高速路运营服务水平。 此外,在信息服务方面,通过建设完善交通网站、电话热线、路车诱导显示屏和汽车导航等发布系统,为公交乘客、自驾车出行者提供了实时、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使出行者可以提前选择适当的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从而起到缓解拥堵、改善环境的作用。 影响六 有助于减少尾气排放 为了应对这些机动车对大气产生的污染,北京市逐步提高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以抑制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北京市在1999年实行了国1标准、2002年实行了国2标准、2005年实行了国3标准,各个阶段标准的执行时间比全国平均提前了两年。在尾气排放标准逐渐提高之外,油品的标准也在相应提高。此外,北京市还要求中石油、中石化等成品油经营单位对全市1000多个加油站、1000余辆油罐车以及油库的油气开展回收治理。对于符合过去排放标准不符合现行排放标准的老车,北京市将逐步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或者进行淘汰。淘汰将首先从工业用车和政府机关用车开始。市区两级政府内高排放车,特别是黄标车都将在今年内治理。 按照“十一五”规划,2008年北京市在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上还将在全国率先执行国4标准。虽然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在增加,但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也在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而进一步提高的智能化交通也为北京机动车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帮助,在城市交通更加便利的同时,更多人将会使用公共交通作为首选交通工具,使得机动车的尾气有所减少。另外,智能交通的不断引入也使得交通拥堵的现象有所减少,这也让尾气的排放有了一定的减少。 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六大领域 ■道路交通管理 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智能化道路交通指挥管理系统,包括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检测、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违法检测系统,以及全市“122”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 ■公共交通管理 建成了动物园公交枢纽运营管理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公交区域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公交抢修救援调度系统,BRT智能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管理 建成了全市统一的高速公路信息中心,实现了五环路和6条高速公路的联网监控,并与交管部门共享; ■出行信息服务 自主研发了浮动车动态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有效扩展了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的范围,有力地促进了北京市交通信息服务发展水平; ■电子收费 在全市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和3万多辆出租车开通了市政交通一卡通系统;建设完成了八达岭、京津塘高速公路包括13个收费站、33条专用车道、3个标签发行点与一卡通卡兼容的不停车收费(ETC)试验系统; ■客货运输 建成了包含全市10家省际长途客运站的联网售票系统,5家出租汽车安防监控中心(其中2家开展了调度服务),8家化学危险品运输企业建立了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系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