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煤炭新型化之山西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 23:07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曹英 实习生 马也

  同样是煤储大省,在煤炭产量、产能的控制上,内蒙古和新疆在煤炭行业的后起步,恰恰成就了他们今天仍保有理性思考的余地。

  而在山西这块土地上,有11座资源型城市;煤炭行业从业职工就有104.2万人,更不用说整条利益链上依靠煤炭生存的无数山西人。

  山西本地有这样的笑话:“吃的煤喝的煤,放下碗筷开始骂煤。”短小的百姓笑话,折射的正是政府最头疼的难题——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能享受天赐资源所带来的增长,但也会因为过于依赖资源而拖累经济发展,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利益与理性的博弈,成为历届山西官员和学者对山西煤炭问题的最基本思考。

  几乎所有的储煤省份都在看着山西——煤炭“老大哥”地位,是其产量和历史在支撑。而摸石过河的山西,在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快增”、1999年的“市场低迷”、近两年“三大战役”的调整之后,以最具有实践意义的一套经验呈现出中国煤炭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样本。

  这几年,政府对煤炭行业的定位和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化。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山西时曾指出: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山西经济发展涉及全局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是山西的优势,在全国也具有全局意义。这不是一个省的问题,而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看来,“谋划山西的发展,必须首先谋划好煤炭产业的发展,实现山西的崛起,必须推进煤炭产业的创新,增进山西人民的福祉,必须以全局观念、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做好煤炭这篇文章”。

  山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王守祯则进一步细化了“煤炭新型化”的具体定义。他用一句话表述了“新型”二字:“三个统筹,四个转变,实现五高一好的目标”。

  所谓三个统筹,就是统筹煤炭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转变则更加强调煤炭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人工开采向直接化、综合化直接采煤转变;集中度由粗放型向集团化、集约型转变;大型煤炭企业向煤运、煤电、煤化工等这些非煤并举的多元化经营转变;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而统筹和转变都是为了最终实现“五高一好”的目标:把山西的煤炭产业建设成一个产业集中度高、产业技术水平高、资源回收率高、加工转化能力高、安全保障水平高,环境保护好,对全省乃至全国贡献大的强势行业。

  在这些具体目标下,山西省煤炭新型化的画卷正在展开……

  画卷一:

  循环园区里的一本经济账

  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基础是煤炭,重点是新型。近几年来,山西省以“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思路,狠抓煤炭加工转化和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如今煤、电、油、气、化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西省煤炭工业新型化暨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会上了解到,山西省现有14个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在建,园区共有大小项目167项,截至8月底已建成56项,“十一五”期间准备开工50项,还有21个项目拟规划建设。目前,在建的40个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近200亿元,完成总投资近50%。年底前有20个项目可以建成投产。

  同煤集团的塔山园区属于循环经济园区建设较快的一家,目前建成投产6项。记者在现场看到,山西省一直倡导的“循环经济”在园区内部已初见端倪。

  塔山循环经济园的资源头在塔山煤矿。塔山矿井设计年产量1500万吨,矿井服务年限140年,是目前国内设计能力最大的井工矿井。矿井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放顶煤开采技术和设备,全员效率达109.9吨/工。煤采出后到选煤厂洗选加工,精煤销往其他省市和出口,中煤、劣质煤以及矸石则直接运往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的下一个点——同煤大唐塔山发电厂。

  塔山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为4600MV,在建的一期工程为2600MV直接空亚临界冷凝汽式发电机组。电厂“变输煤为输电”, 成为塔山经济园区联系上下游产业链的枢纽工程。塔山电厂建成后,所发电量全部送往京津唐地区,年发电量66亿度,年销售收入18亿元,实现利润3-4亿元。

  电厂在发电过程中的工业废料——粉煤灰、炉底渣,在塔山循环经济园区里成功实现了转化。距同煤大唐塔山电厂1.8公里的新友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是循环经济园区里的重点企业,它利用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底渣,配以生石灰、生石膏等原料,经过破碎、交办、消化、轮碾、压制成砖坯,进入蒸压釜,经过高温高压而成,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承重力强,重量轻等特点,是新型环保墙体材料。

  同煤塔山循环工业园区的员工对记者说:“园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每一个生产单位产生的废弃物都是另一个生产单位的主要原料,我们要真正做到‘吃干榨尽’!”

  山西省的煤炭行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煤炭企业,都以塔山为标榜,走一条真正的循环之路。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项直线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被“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摒弃,循环经济园区的这本账,实现的正是经济和社会的双重丰收。

  除了煤变电,山西煤炭的另几条产业链也呈现出“立足煤,延伸煤”的特点。潞安、晋城走出了“煤变油”、“煤-焦-化”、“煤、电-化”的路子,阳煤的兆丰铝业走出了“煤-电-铝”的路子,下一步还将投产铝合金建材。

  据王守祯介绍,目前山西已建成投产的电厂34座,总装机容量273.9万千瓦;独资、控股和参股的焦炭产能已达到2200万吨/年。山西焦煤集团100万吨焦炭项目已投运,150万吨焦炉扩建项目今年建成;全行业合成氨和尿素产能已突破600万吨/年,其中:晋城煤业集团氨产量今年将突破400万吨,晋城兰花集团的尿素等化肥产能已突破300万吨/年。今年1-8月省属五大煤炭企业集团实现非煤产品销售收入291亿元,同口径相比占到总销售收入的37%,比去年同期提高近2个百分点。其中晋城、阳煤和潞安三大集团形成煤与非煤产业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

  画卷二:

  山西矿井的“变脸秀”

  据中科院院士谢克昌掌握的数据,传统的煤炭生产每产100万吨原煤,要动用250万吨煤炭储量,浪费280万吨水,死亡3到6个工人。这串沉甸甸的数据一直以来都是山西人的隐痛。

  吕梁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张中生对其责任内的各项工作占用多少时间有一个惊人的量化概念:大于75%的时间都用于抓煤炭安全生产。“只要一出事,调查善后至少三个月,停产整顿又是三个月,一年如果出两次事故,工作重心基本就在这上面打转,脱不开身。”

  所以,煤炭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地方政府耽搁不起的重任。要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科技提升产业。

  “乘车直接下到工作面,大型综采设备自动化开采,刮板输送机自动运输,采煤过程中防止扬尘定时撒水,全员效率能达到每工百吨以上……”这样的矿井,听起来如同矿工的天堂。记者在山西平朔1号井和同煤塔山矿就亲身体验了这样的“天堂”。从恶劣的采矿环境到今天的“矿工天堂”,这是山西的一场精彩“变脸秀”。

  近几年来,山西煤矿行业在完成采煤方法改革、实现小煤窑向正规开采煤矿转变的基础上,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向整合改造、机械化和信息化提升改造上来。目前,山西共有107座地方煤矿实现机械化开采,综采矿井76座,高档普采30座;在建的机械化矿井207座,其中综采矿井120座,高档普采86座,连续采煤机开采1座。

  单井规模也有明显扩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99.15%,掘进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50.46%。目前,山西已累计建成高产高效煤矿37座,占全国的21.64%,其中:2006年全国命名的37处特级高产高效矿井中山西有6座,全国行业级109个高产高效矿井中山西有25座。已建成的同煤塔山、平朔1、2号井,晋城寺河矿等千万吨级矿井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今年8月底,以“三大系统”建设为标志的矿井信息化提升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的安装在所有生产矿井全部完成;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建设进入决战攻坚阶段。晋城、临汾等8个市煤炭局成立了瓦斯监测监控中心,配备了相应的技术人员;煤炭产量监控系统联网运行的矿井也占到43.06%。

  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的安装工作比其他两个系统则艰难很多,原因就在于涉及到煤矿入井人数这个“敏感”问题,许多办矿的主要负责人和矿长对此都产生了抵触情绪。然而,“一切尽在监控之中”,又恰恰是现如今确保煤炭生产安全的最有力武器。

  目前,山西信息化提升改造工作成效最好的当数阳城县,该县42座煤矿的“三大系统”全部建成并已联网运行,在这些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下,阳城县全县煤矿连续六年没有发生一起瓦斯事故。

  “两型三化”是近期山西省矿井提的比较多的词。“两型”矿井即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三化”即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这“两型三化”正在成为山西煤矿的新目标,它所呈现的,将是山西煤矿向现代化开采转身后的新面貌。

  画卷三:

  废料变原料的梦想照进现实

  在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和加工转化中,煤矸石、焦炉煤气、瓦斯气、矿井废水等伴生和共生可再利用资源量全国第一,但资源化利用水平却较低。

  截至2006年,山西境内煤矸石累计堆存量达10.7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3,形成了300多座矸山。每年还以5000万吨的速度增长,当年综合利用量仅为800万吨左右,利用率仅为26.7%;焦炉煤气年排放量约120万立方米,排空量多达80亿立方米,利用率仅33%左右;每年采煤耗散的瓦斯气约60亿立方米,每年挖煤排出的约4亿吨矿井废水,都得不到合理利用。

  此外,山西煤系地层中远景潜在价值达10万亿元的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矿产资源,如煤层气、铝土矿、硫铁矿、高岭土、耐火黏土、铝矾土、陶瓷粘土及稀有元素镓、锗等,随着煤炭的开采,也遭到巨大的破坏和浪费,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除上述外,电厂粉煤灰每年排出量1800万吨,综合利用量925万吨,利用率仅51.4%,资源利用水平亟须提高。

  根据山西省“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煤矸石利用率要达到70%,焦炉煤气利用率要达到70%,煤层气及矿井瓦斯气抽放回收率达到65%,矿井废水利用率要达到60%,粉煤灰利用率要达到60%。

  2006年12月,山西省政府发布《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煤炭工业废物利用提供了政策依据。2007年9月,煤博会的召开恰如其分地为亟待转型的山西煤炭相关产业搭建了与国际能源企业在产业、项目、资本等方面合作交流的平台。有了政策依据和平台,废物变宝的梦想开始照进现实。

  在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上,矸石发电是一大技术。从前几年担心矸石发电“打着矸石旗号实则烧动力煤”的怀疑,到今天政府鼓励扶持矸石发电项目建设的魄力,山西省矸石综合利用往前迈了一大步。

  山西省经委主任洪发科告诉记者:“矸石发电的工艺和动力煤发电的工艺并不一样,摆在明处的电厂设备就不支持造假。”

  目前,在全省煤炭工业已建成投产的电厂34座里,中煤、煤矸石及煤泥等综合利用及热电联供电厂就有23座,装机容量183.9万千瓦。而在建电厂里,中煤、煤矸石及煤泥等综合利用及热电联供电厂7座,装机容量222.6万千瓦,阳煤集团3×13.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和晋城寺河矿12万千瓦煤层气电厂等重点项目年底前有望建成投产。

  在“废物利用”的征程中,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炉底渣等制工业废渣废料制新型墙体材料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黑砖窑”事件发生后,时任山西省长的于幼军曾表示,为了杜绝“黑砖窑”事件的再次发生,要逐步在全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同时对空心粘土砖要采取限制措施,对投产新墙体材料的企业将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在这样的背景下,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的路越走越宽。

  成立不久的山西阳泉南煤新型建材公司引进德国技术,是目前我国生产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生产工艺最先进、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一期工程已经投产,处于试产期,达产1亿块砖,销售了8000万块。今年还将建二期,两期总投资1.24亿元,年产2.6亿块砖。

  国家早在2000年就提出全国170个大中城市2003年6月30日前禁用实心粘土砖的目标,还将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列入政府性基金。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

  然而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粘土实心砖仍占墙材总量的近七成。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新型墙材的市场良性发展呢?南煤新型建材公司董事长李兴廷告诉记者:“矸石砖的市场价大概是每块0.32元,成本是0.284元,粘土砖目前的价格是0.15元,虽然矸石砖的体积是粘土砖的1.7倍,但算下来价格上矸石砖始终没有优势。”

  李兴廷说,矸石砖全部都是利用废渣制成,目前市场上还有加30%粉煤灰的粘土砖,属于半废渣砖,废渣达到30%就可以享受国家墙体砖的免税政策。推广矸石制砖遇到的问题不是政策问题,政策已经到位,但有的地方监管力度到不了位。还有就是市场培育期的问题,我们的培育期现在已经两年了,有了一定的效果,但市场还是相对较冷。

  新型墙材的环保性勿庸置疑,但单凭政府补贴和几张质量证书,似乎还不能促使它尽快在市场上形成良性发展。要改变用砖单位对新型墙材的怀疑态度,抓紧市场培育,并不断以实例证明其质量,成为推广新型墙材的一堂必修课。

  画卷四:

  民营煤炭企业,是散沙还是堡垒?

  五年前,山西省的大型煤炭企业中,鲜有民营资本的身影,民营企业在煤炭行业里多为“小、散、乱”的形象。而现在,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党组成员、山西省煤矿工会主席李家栋却感慨地说:“全世界罕见的15.5公里长的输煤皮带在山西,在我们民营企业的金海洋!”

  金海洋是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内的一家民营企业,金海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从2003年6月第一个项目洗煤厂投产以来,企业由一个发展到16个,资产总额由1.48亿元增长到35亿元;煤炭年发运量由115万吨增长到723万吨;年销售收入由2.6亿增长到33亿元,年上缴税金由1100万元增长到3.2亿元。

  金海洋集团先后投资12亿元,整合煤炭资源,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目前集团拥有全资及控股煤矿7座。2007年集团将再投入3.2亿元,进行综掘综采技术改造,使各个煤矿逐步建成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大型综采矿井,实现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的目标。

  在输煤上,金海洋投资2.8亿元修建了全长15.5公里、年输煤能力1500万吨的皮带输煤线。这是连接煤炭生产基地与洗煤发运基地的绿色通道,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世界领先的超远程、高难度、全封闭皮带式输煤专线。使得远在“山背后”的煤能够直接进入园区,既改善了园区的环境,又节省了运输带来的污染和成本消耗。

  目前,该集团建成年入洗总量为1000万吨的两座大型现代化选煤厂,所有原煤全部入洗加工,集团生产的精煤产品“金优一号”“金优二号”、“金优三号”牌动力煤,属于山西省出口创汇拳头产品之一:“金优”牌动力煤属于优质电煤,为各大电厂制定产品。集团精煤产品出口日本、韩国、印度、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与香港、浙电、珠电、粤电、华能集团等大型电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金海洋的“本地循环”思路,在洗选煤过程中就开始了:利用洗煤厂产生的大量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副产品用于发电。集团现已建成2×50MW煤矸石发电厂,总投资5.3亿元。电厂投运后,每年可消化利用煤矸石100多万吨,年发电量6亿度。目前正在计划投资30亿元新建2×30MW煤矸石发电厂,将更大消化利用洗煤副产品。

  随后将开发建设与煤矸石电厂相匹配的冶金化工项目,一期工程2×16500KVA硅锰合金项目于2006年7月正式投产,年产能力达5万吨。“十一五”期末,通过发展冶金与煤化工产业,力争使冶化项目产品达到30万吨。

  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灰渣、硅锰合金厂产生的各类矿渣等废物废料也实现再利用。集团将新建一条日产熟料5000吨的环保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目前项目经山西省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消化利用煤矸石及粉煤灰,再新建年产3亿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使集团废弃物不出园区,不外排,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正是山西省对民营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鼓励与支持,促使金海洋短短数年的美丽蜕变。

  在今天的山西煤炭行业里,唱主角虽然还是几家大矿务局,但是许许多多的民营企业,同样正在朝着“循环经济”的新方向,多元化延伸煤炭产业链,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散沙变成了堡垒。

  记者后记:煤炭新型化是个新名词,为了尽可能全面看清其面目,记者从吕梁出发,走访阳泉、朔州、大同等地的10多家煤炭相关企业。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些企业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煤炭生产技术的革新正沿着新型化的思路阔步前行。正如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所言:“煤炭对山西来说不同于一般的产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煤炭新型化的画卷一旦展开,山西从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身就寻到最为可行、最为稳定的支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延续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循着这一思路,我们不难看出,以山西为样本的资源转型模式正在朝着更为理性的方向铺就通途。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