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调控难度加大 央行或强化紧缩力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23:36 中国产经新闻

  多家机构预测9月CPI同比增6%以上

  本报记者 雷海超报道

  近日,多家机构发布预测,本周开始陆续公布的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计仍将在高位运行,部分数据可能还将再创新高。其中,兴业银行利用不同数据的分析显示,9月份CPI将超过8月份,再创年内新高,可能区间为6.8%~7.4%,而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10月8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预计9月CPI同比增长6.1%,虽然较8月6.5%的水平略有回落,但国际国内形势敦促央行继续保持加息姿态。

  9月28日,央行举行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会议,其中暗示了监管部门将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目前市场应做好进一步加息和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的准备。对此,《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的李永森教授,他表示,虽然央行将采取哪一种宏观调控不好说,但是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措施是必要的,继续增加调控,出台一些调控政策是必须的。同时,当前宏观调控的难度是最难的,从宏观调控角度来讲是最复杂的,需要斟酌,需要智慧,甚至需要取舍。

  央行或加强紧缩力度

  对于央行的调控政策,李永森表示,如果央行仅采取加息的方式,那么央行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上调27个基点,另一种是上调54个基点,这两种选择有着不同的作用,我比较偏向于加大加息幅度的调控方式。具体来说,如果继续上调27个基点的加息方式,这是一种比较平顺的调控方式,但是到年底物价有抬头的现象,至于这种加息方式能不能抑制这种现象还是有疑问的,采取小幅微调的方式,对于经济的震动可能会小一些,但是以往打击能看到的措施对经济运行是平稳的,但是对于物价并没有根本的抑制,包括经济运行这方面也没有改变,就是说还是采取微调的方式还会出现以往的这种情况,微调从效果来看会有一些折扣。但是加大这种幅度,效果会更好一些,但是加大力度调整会使经济运行震动大一些,综合起来看,我还是偏向于上调54个基点这种方式。

  但与此同时,李永森还指出,运用多种货币政策组合的方式来调控会更好一些。央行宏观调控不仅仅只有加息这一种方式,还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个政策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如果组合的话,三个政策或者其中的两个政策趋紧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加息0.54了,加大加息幅度。多项措施组合操作是可以选择,运用其他的调控工具来减小加息的幅度对于经济运行是有利的,因为加息提高的是全社会资金的成本,而且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

  中行也指出,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可能已开始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的干预能力越来越弱,并且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率正在降低,流动性过剩的特点正在发生变化,流动性的波动性正在加大,当商业银行对于频繁大幅波动的流动性无能为力的时候,央行对于流动性的调控能力就会下降。中行建议,央行应该根据流动性变化的新特点选择调控工具和制定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人民币升值,在存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面对流动性过剩,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李永森指出,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在加大,我国宏观调控陷入了一个“怪圈”。央行多次以微调的手段以及紧缩的调控回收流动性的效果并不明显,人民币利率的不断升高使得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更多的外汇流入我国,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就要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同时就投放了大量的人民币,这就使得流动性加大,这是一个宏观调控的“怪圈”,如果未来在宏观调控上需要取舍的话,我想还是目前的宏观经济重要的多。

  学者许小年认为,在美联储降息的情况下,央行到底是想要人民币保持平稳走势还是想控制国内通胀,必须权衡利弊,他认为当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国内经济,央行应该继续加息,但出台加息政策就难以顾及人民币汇率,所以,人民币汇率政策必须要进一步放宽波动幅度,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同时,李永森还表示,但前我国的物价加速上涨的压力加大,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趋势,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日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在一场论坛上也表示,今后一段时间,通货膨胀始终要非常警惕,与其局限在结构性、小范围,不如看得严重些。对于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项怀诚认为,已经看到通货膨胀的苗头,国家相关部门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结构性的,另一种认为要考虑治理通货膨胀。项怀诚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对通货膨胀始终是要非常警惕的。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