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学笔谭》编辑手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 09:07 中国经济时报

  ■井琪

  隔行如隔山,对经济学,我是门外的门外,所以当初接手编辑《经济学笔谭》,心里不免有些惶恐,总担心自己读不懂吃不透。赶鸭子上架,只好迎难而上,不料一路读下来,却如沐春风,颇有畅快惬意之感。经济学从滥觞至今,已历经200余年,细数期间,多门学派灿若繁星,各种观点浩如烟海,而王东京教授却在这不足三十万字的著作里,谈笑风生,娓娓道来,以独特新颖的视角,提领经济学发展的重要线索,打磨出冗长历程中的璀璨亮点。

  《笔谭》分“经典引读”,“领悟大师”,“经世济民”,“他山为鉴”四大篇,视阈宏大,广征博采。经济学典藏、重点分支流派、历史存疑、重要定理与原理、经济学各大门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经典案例引鉴和评论等,在王教授笔下,不是简单拼装,而是以经济学为利器,庖丁解牛,透彻诠释社会、历史、政治与文化。更难能可贵的是,虽是权威阐释,但力避武断。《笔谭》没有将这纷繁万象归于僵硬一统,也不是以学术霸气一言以蔽之,而是道出了经济学原本所具有的复杂性和难解性,诉诸以理性分析、逻辑推导,且辞采意趣,随处可见。总结自己近年的读书所得,《经济学笔谭》算是惊喜的收获。

  《笔谭》虽是一部理论著作,但当前许多经济热点问题都在王教授笔下得以梳理和提点。比如他在“布坎南全面阐释‘政府失灵’”一节中,指出布坎南作为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人,其最主要贡献,是将“经济人假定”引入到政治学领域,并使公共选择理论成为经济学中一个重要分支。这不但从源头耙梳公共选择学派,更详尽推导其思想的生成轨迹,获得理论形成的逻辑线索。捋清了这条线索,求证了政治家的“经济人特性”,现实社会的许多弊病都将迎刃而解。又如,在“他山为鉴”这一部分中,作者用有限篇幅,大手笔叙写美、俄、德、意、英、法、日等国的政治历史和经济社会沧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当下中国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政府千能”细说市场经济中的国家干预和政府调节,为中国产业政策和政府当下的定位积极寻觅最佳路径;“自由经济浪潮”从德国走第三条道路、撒切尔进行“货币主义试验”和里根推动自由经济复兴等经济政策个案中,总结西方国家半世纪以来自由经济的得与失;“科教兴国”从德日的战后崛起和美国的占尽先机中获取经验教训,呼应中国当前重大课题:要参与并完胜国际竞争,说到底,比拼的是人才与科技;“西方农业启示”,更是通过考察西方农业发展历程,总结他们的成败得失,为中国三农问题提供参照和旁证。

  读《笔谭》,让我始终思考一个问题:纯学术著作怎样与普罗大众沟通?我理解有两点:一是作者的创作态度,一是对读者接受的预期。前者发生在著作的创作过程中,后者则要到读者读到作品时,才能被检验。但这两点,都是作者的分内事,也决定了作品好不好看,读者爱不爱看。王教授多年撰文国内权威报刊,专栏作品追随者无数。他著文一贯能够抓准读者接受心理,立体设置读者接受层面,立足严谨学术,同时兼及学科外阅读。《笔谭》也如是。经济学业内人士读之,能从中受到启发、达成共识,甚至可以与作者进行高水平、高段位的思想博弈,碰撞出更眩目的灵感火花,推动学术研究进展。业外人士或是初入门者,可以开卷有益,短时间内能最有效了解经济学,掌握一些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文化传承同重于学术研究,这是学术著作写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