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值回归:昭通在哪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 09:07 中国经济时报
■十七大代表访谈■本报记者李坤李强 十七大召开前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地处边陲的云南省昭通市,听到十七大代表、昭通市委书记邓先培发出呐喊:“昭通在哪里?” 昭通曾是云南经济舞台上的主角,人称“小昆明”。但历史的客观原因和经济的自然规律,致使昭通城市和地区价值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大环境开始变局,国内经济开始进行调整,这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独一无二的昭通带来绝佳的发展机遇,昭通已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记者:从地理位置和历史坐标看,昭通在哪里? 邓先培: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面积2.3万平方公里,辖1区10县,总人口524万人,称为云南省的“北大门”。昭通古称“朱提”、“乌蒙”,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后,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为我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 记者:昭通是云南省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这几年来,贫困面貌有所改变,改变这种面貌的昭通人的精神是什么﹖ 邓先培:自然地理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思想观念僵化,文化贫困现象突出——这个定位概括了昭通发展问题中的所有矛盾。无论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各项指标都处在全国、全省的后列。 吃大苦,耐大劳,敢为人先,真抓实干——昭通的干部和群众就是靠着这些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苦干实干巧干,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支柱产业、解决人口问题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绩。 记者:在西部大开发、建设新农村等国家政策背景下,昭通如何定位? 邓先培:2004年,云南省政府明确了把昭通建设成为“重要的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的目标定位。2005年,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昭通“十五”发展的基础上,确定了要围绕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强化“农业农村、科技教育”两个基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支柱产业、解决人口问题”三大战略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进程,促进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并培育烟草、能源、重化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和文化旅游五大支柱产业。 昭通最大的薄弱环节是基础设施滞后,缺乏支柱产业支撑,最大的后发优势是资源丰富。因此,加快昭通发展,必须强化产业支撑,发挥好昭通的比较优势,开发丰富的水能、矿产、生物、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特色支柱产业群。 记者:“十五”期间,昭通取得了哪些成绩? 邓先培:2000年,内昆铁路建成通车。2001年至2006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5.2亿元。建成威叙、盐电、镇毕、镇赫等连接四川、贵州的出省通道;烟草工商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从2001年的6.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4亿元,五年时间翻了近两番;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水电站和镇雄、威信两个火电站先后建设;全面启动“三江四河”的水电开发,开工建设中小水电站100余座,建成38座,新增装机在“九五”末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多。 记者:昭通的劳务输出以优异成绩得到国务院的表彰,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邓先培:昭通的劳务输出是在政府引导下的有序输出,是云南省输出人口最多的州市。仅2006年就转移输出93.1万人,实现务工净收入26亿元,劳务输出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劳务输出减轻了社会压力和生态压力,政府同步推进生态建设,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2%上升到2006年的39.84%。 记者:“三大战略”确定实施后,昭通的未来在哪里? 邓先培:昭通有资源“金三角”的美誉,已知矿产资源33种,探明储量22种。煤、硫储量居全省首位,其中煤炭储量165.82亿吨,昭通盆地褐煤储量达81.98亿吨,为我国南方第二大褐煤田。铅锌矿探明储量166.92万吨,硫铁矿为全国五大矿区之一,有色金属为云南三大基地之一。水能蕴藏量为208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612万千瓦,国家在金沙江下游昭通境内规划有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三座巨型电站。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昭通苹果、天麻、杜仲、魔芋、花椒、苦丁茶等特色产品驰名省内外。 昭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依托丰富的资源,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预计到2010年,五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将分别达到260亿元和120亿元左右;到2015年,预计五大支柱产业可实现总产值6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近300亿元。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