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贸优化平衡策略取代“奖出限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1日 21:53 中国产经新闻

  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将出炉

  选题策划:本报记者 周华公

  本报记者 姜建生报道

  9月23日,商务部透露我国将公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特别是用贴息贷款等财政支持来鼓励进口的政策的消息一经传出,不少专家认为,这是为了减少贸易顺差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此举被商务部等机构视为一项努力扩大进口的实质性举措。薄熙来表示,加快引进新技术及产品更可以促进国内行业技术创新。

  转换思路减顺差

  近年中国贸易顺差持续增加,最近两年更是连续超过千亿美元,这使中国遭受到来自美欧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甚至政治压力。而且,贸易顺差推高外汇储备,导致央行基础货币大增,流动性过剩,是目前中国

宏观调控的主要挑战之一。

  

商务部年初说,减少顺差是今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今年1-8月,中国外贸顺差已达1617.6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而以商务部为主的各部门今年将顺差列为重要工作目标。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也指出,“减顺差是一个方向,但如何减,却是一个更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他强调,中国在减顺差问题上,绝不能为了平衡而平衡,而要着眼于提高贸易的竞争力和效益,即如何确保出口在继续增长的同时提高质量,同时,保证进口能对国内发展真正起到支撑作用。

  中国行之多年的“奖出限进”外贸政策正在被进出口“两手抓”所取代。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要增加中国需要的

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说,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一直鼓励出口,现在鼓励进口是历史性转变。他说,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贸易平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

  记者了解到,此次中国将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扩大进口,特别是增加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材料进口,还是中国首次推出大规模鼓励进口、特别是用贴息贷款等财政支持来鼓励进口的政策。

  一举两得

  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政府官员曾在不同场合表示,鼓励进口技术和设备目录正在制定。此前曾经有传言说,列入目录的产品将得到进口关税减免以及财政、金融支持。因此,不少企业为了等待更加优惠的进口政策,而放慢了可能列入目录的产品的进口速度。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1-6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逐月放缓,除1月增长28.3%、2月增长16.2%外,3-6月增长均不超过15%,与同期出口20%以上的增幅形成巨大反差。而在2006年同期,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幅都在25%以上。一些分析师认为,外贸政策调整频繁,“等进口”和“抢出口”的现象并存,是今年中国外贸顺差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政策,此前有专家对目录可能冲击国内相关行业表示担心。

  中国电器行业协会高级经济师程仁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发改委征求意见时,协会对超临界火电机组和输变电设备就表示了不同意见。有关专家认为,国内火电设备制造近几年发展迅速、技术也逐渐成熟,在产品质量上也不逊于进口产品。如果此时大量鼓励进口,可能会对上升期的国内产业形成打击。而电线、电缆、大型变压器等国内也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一旦被列入目录,相关产品可能在工程招标中处于劣势,不利于产业发展。

  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个目录讨论多时,态度谨慎,担心部分进口装备会与国内产品竞争,冲击国内产业,尤其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等关键产业。

  薄熙来表示,目前我国先进技术设备的配置率总体偏低,大中型企业主要专业设备达到国际水平的仅占25%。因此,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做好消化吸收,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层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目录出台之前,关于如何扩大中国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在政府内部已经讨论了很久。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扩大这一部分产品进口,既能减少顺差、使用外汇储备,又能帮助国内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一举两得。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