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临床学术交流价值凸显 国内药企亟需品牌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16:00 新浪财经

  近日,笔者从北京“第二届全国心肾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进展研讨会”的协办方——青岛黄海制药了解到,自今年开始,黄海制药不断的深入开展举办临床学术交流会议,如“全国老年周围动脉硬化疾病防治”、“首届全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新进展高峰论坛暨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专家共识”、“冠心病防治的新进展”、“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新进展学术交流会”等。显然临床学术交流已经被黄海制药纳入其市场发展规划之中。

  医生获取新知的主要渠道

  “临床学术交流,目的是尽量满足医生对用药知识的需求。让医生掌握产品的关键信息以及在同类产品中的差异性,在对病人进行诊治时,医生就会优化治疗某种疾病或某个症状的药物治疗方案,从而让患者花费更少,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地恢复健康。”黄海制药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据统计,医生了解新药和行业前沿的渠道主要是依靠临床学术交流和专业媒体,75.6%的医生表示他们通过临床学术交流获取了新药知识和行业前沿;76.2%的医生表示他们通过专业媒体获取了新药知识和行业前沿。同时,会议上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从医生到企业的临床学术交流人员再到企业,由企业传递给管理部门,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将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疗效,降低其副作用。

  必要的营销资源储备

  目前有很多企业误认为临床学术交流很难提高销量,不如药交会。其实不然。药交会主要目的是为广大医药厂商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销量;临床学术交流是帮助医生补充和提升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的各种增值性服务手段,能够改变医生处方习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处方自然会来,处方量也将随之而来,最终推动销售。从长远利益来看,是一种必要的营销资源储备。

  国内某著名药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对美国总销售额高于25亿美元的处方药品牌研究时,发现临床学术交流是他们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必备武器。”这一点从这些国外药企进入中国以来的表现便可窥一斑:从医药代表的专业推广到OTC代表的零售终端维护,从对临床医师的学术交流到针对消费者深入人心的品牌教育。这一切无不为国外药企在医药市场的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排行榜上的常胜将军。其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如中美史克、葛兰素等。

  各方观点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阳光招标,24号令包装更换、25次医药降价、53号令的一品双规,GMP的进一步整合,处方药营销已经进入战略转折点,从带金销售逐步转向学术交流,已成必然趋势。

  笔者认为在目前医药市场日趋规范的环境下,从长远利益来看,处在转型期的国内药企,当务之急是要加品牌形象建设,提高产品学术交流水平,为新一轮的竞争储备力量。

  专家分析,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临床学术交流必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相对国外药业,国内药企的资金和研发实力毕竟要薄弱一些。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整合社会资源,既要一手抓渠道,有计划的参加一些高质量的药交会;又要一手抓学术,加强品牌建设与维护。这是国内药企当前的一种必要之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